《聚景园》
时间: 2025-01-19 13:4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聚景园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上苑韶光隔凤城,十分春事属流莺。
雨余芳草欲无地,风定落花如有声。
柳榭云深栖鹳鹊,榉塘沙暖浴鵁鶄。
年来翠辇经游少,七十二亭空月明。
白话文翻译:
在上苑的美好春光中,遥隔着凤城,春天的气息完全属于那流莺。雨后芳草似乎已经没有了生机,风停下来,落花却仿佛在轻声吟唱。柳榭的深云中栖息着鹳和鹊,榉塘的沙滩上温暖而舒适,鵁鶄在这里嬉戏。近年来,翠辇的游玩减少,七十二亭子在明月下显得空旷而寂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韶光:美好的时光,通常指春天。
- 凤城:传说中的美丽城市,象征繁华。
- 流莺:指春天的莺鸟,寓意春天的到来。
- 芳草:生机盎然的草地。
- 欲无地:似乎没有地方,形容草生长茂盛。
- 榉塘:种有榉树的池塘。
- 鵁鶄:一种鸟,常栖息于水边。
典故解析:
“凤城”可能暗指古代的美丽城市,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诗中提到的“翠辇”暗示着高贵的身世,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落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他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在游历聚景园时的所思所感,结合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鸣。
诗歌鉴赏:
《聚景园》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首联“上苑韶光隔凤城,十分春事属流莺”,开篇即设下美好的春光,流莺的歌声更是渲染了春天的生动与活力。诗中通过“雨余芳草”和“风定落花”两句,展现了春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的“柳榭云深栖鹳鹊,榉塘沙暖浴鵁鶄”中,诗人描绘了鸟儿栖息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两句“年来翠辇经游少,七十二亭空月明”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空旷的亭子在明月下显得更加孤寂,突显了人事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富有哲理的深意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韶光隔凤城:引入春天的美景,同时暗示与繁华城市的距离,营造出一种遥远的美好。
- 十分春事属流莺:春天的全部生机与活力都寄托在流莺的鸣唱中,表现生机勃勃的春天。
- 雨余芳草欲无地:雨后草地繁茂,生机盎然,似乎无处不在。
- 风定落花如有声:落花在风停后静静落下,仿佛在轻声歌唱,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 柳榭云深栖鹳鹊:描绘了鸟儿栖息在柳树旁的宁静场景,增添了自然的生动。
- 榉塘沙暖浴鵁鶄:鸟儿在温暖的沙滩上嬉戏,展现了和谐的自然环境。
- 年来翠辇经游少: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指出游览的减少。
- 七十二亭空月明:亭子在明月下显得空旷,反映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分春事属流莺”,将春天的气息与流莺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如“落花如有声”,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反映了自然之美与人事无常的对比,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生命、希望的象征。
- 流莺:代表春天的声音与生机。
- 落花:寓意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
- 柳榭、榉塘:自然景观,代表宁静与和谐。
- 七十二亭:象征往昔繁华与现今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流莺”,它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
“七十二亭空月明”中“空”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热闹 -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哪个? A. 水
B. 花
C. 鸟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水的意象和孤独的氛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对春天初现的描写,展现了生机与希望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