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其二 闰中秋即事
作者: 袁绶 〔清代〕
秋光皎洁逾前度,花影屏山。
竹影屏山。香雾黏衣不觉寒。
琼楼玉宇知何处,坐到更阑。
话到更阑。如此良宵再过难。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光辉比往年更加明亮,花影映照在山间。
竹影摇曳,香雾轻轻粘附在衣服上,令人不觉感到寒意。
那如琼楼玉宇般的地方,不知在哪里,坐到夜深人静。
聊着天直到更深的夜晚,这样的良宵再过就难得了。
注释:
- 皎洁:明亮而清澈。
- 屏山:意指山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景象。
- 香雾:形容秋天的雾气中带有香气。
- 琼楼玉宇:形容高楼大厦,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渴望。
- 更阑:指夜晚深沉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绶,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善于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闰中秋,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美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二 闰中秋即事》是一首极具秋意的词作,透过袁绶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绪的流转。诗的开头以“秋光皎洁逾前度”引入,展现出一种比往年更加明亮的秋天,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化。此句不仅描绘了秋光的美丽,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花影屏山”和“竹影屏山”则用对仗的手法描绘了山间的宁静与优雅,构建出一个如诗如画的秋天场景。香雾的描写则更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不觉的寒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冷与孤寂。
最后两句“琼楼玉宇知何处,坐到更阑”,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理想境地的追求,然而“如此良宵再过难”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叹,强调了时光的珍贵与短暂。
整首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却又短暂的秋夜,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光皎洁逾前度:描绘了比以往更加明亮的秋光,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与变化。
- 花影屏山:花的影子映射在山上,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美。
- 竹影屏山:竹子的影子同样映在山上,形成一种优雅的意象。
- 香雾黏衣不觉寒:秋天的香气与雾气交融,使人感受到一种不易察觉的寒意,传递出秋天的气息。
- 琼楼玉宇知何处:对美好理想境地的向往,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坐到更阑:夜深人静时分,表明时间的流逝。
- 话到更阑:聊天到深夜,表现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
- 如此良宵再过难:感叹这样的美好时光难得,再次流露出对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影屏山”和“竹影屏山”,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秋光比作皎洁,传达出秋天的清新与雅致。
- 象征:琼楼玉宇象征着理想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对生活的思索与珍惜。
意象分析:
- 秋光:象征着成熟与丰收,蕴含着时间的流逝。
- 花影:代表着自然之美,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情感。
- 香雾:秋天的气候特点,体现出季节的转变与自然的变化。
- 琼楼玉宇:象征着理想的居所,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琼楼玉宇”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理想的生活
- C. 过去的回忆
- D. 未来的希望
-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宁静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均以夜景为背景,但袁绶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秋季的描绘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