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题逸兄补写五十三龄小像》

时间: 2025-01-06 10:58:15

江天寂寞留光焰,身后文章。

眼底沧桑。

梦绕觚棱泪满裳。

一襟萧洒官袍弛,人海深藏。

羽扇邀凉。

惊见疑闻画省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题逸兄补写五十三龄小像
作者: 魏元戴 〔清代〕

江天寂寞留光焰,身后文章。
眼底沧桑。梦绕觚棱泪满裳。
一襟萧洒官袍弛,人海深藏。
羽扇邀凉。惊见疑闻画省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孤寂的江天,映照着光焰,显示了身后所留下的文章。眼中流露出岁月的沧桑,仿佛梦中环绕着酒杯,泪水湿透了衣裳。身着宽松的官袍,显得十分洒脱,而在茫茫人海中,自己却深藏其中。轻摇羽扇,邀来一丝凉意,惊讶地看到画中散发出的香气。

注释:

  • 江天寂寞:江面和天空都显得冷清、寂寞。
  • 光焰:指阳光或某种光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 沧桑:指岁月的变迁,经历的风雨。
  • 梦绕觚棱:指梦中常常环绕在酒杯周围,觚是一种酒器。
  • 一襟萧洒:描述作者的衣着风格,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羽扇邀凉:用羽扇扇风,带来一丝凉爽。
  • 画省香:指画中所表现的香气,可能暗指美好或怀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元戴,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作者五十三岁时写的,可能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总结,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江天寂寞留光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既有自然的景象,又暗示了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用“身后文章”来反思自己的过往,用“眼底沧桑”表达岁月的无情,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词中通过“梦绕觚棱泪满裳”的描写,将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一襟萧洒官袍弛”则是对自身身份的淡然对待,显示出一种不拘泥于功名的洒脱。最后的“羽扇邀凉”与“惊见疑闻画省香”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恍惚,仿佛在回忆中找到了些许慰藉。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魏元戴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不仅在描绘外部景象,更在透视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天寂寞留光焰:描绘了辽阔的江面与天空的寂静,留下光亮的痕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身后文章:暗示作者的成就和过往,虽有辉煌,但也伴随着孤独。
  • 眼底沧桑:表达了岁月带来的变化与无奈。
  • 梦绕觚棱泪满裳: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梦中的酒杯象征着美好回忆,泪水则是对失去的惋惜。
  • 一襟萧洒官袍弛:体现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
  • 人海深藏:在茫茫人海中,自己却显得渺小和孤独。
  • 羽扇邀凉:用扇子扇风,寻求内心的凉爽与安宁。
  • 惊见疑闻画省香:看到画中所传达的美好与怀念,感受到一丝惊喜与恍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天的寂寞比作光焰,形象而生动。
  • 拟人:将梦和泪水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的手法,使词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天:象征着辽阔与孤寂,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
  • 光焰:代表着希望与记忆的光辉。
  • 觚棱:象征着欢聚的时光和美好回忆。
  • 官袍:代表身份和地位,暗示对功名的淡泊。
  • 羽扇:象征着清凉与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江天寂寞留光焰”中的“光焰”主要指什么?

    • A) 火焰
    • B) 阳光
    • C) 星光
    • D) 烟雾
  3. 词中提到的“羽扇”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自由与清凉
    • C) 财富
    • D) 忧伤

答案:

  1. C) 清代
  2. B) 阳光
  3. B) 自由与清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 《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魏元戴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