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

时间: 2025-01-19 20:07:20

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白话文翻译:

一个归隐在世外,忘却家乡的孩子,
回到这里又有谁愿意与我共游呢?
在如意的夜晚,烧香祈愿;
在孟秋时节,吃菊花饭。
独自一节,已然感到萧冷,
万千缘分也该就此罢休了。
渡过江河,听闻道理的那一天,
不如少留恋故乡山水。

注释:

  • 世外:指隐居在世俗之外的地方,暗指远离尘嚣的生活。
  • 忘家子:忘记了自己家乡的人,指诗人对故乡的淡忘。
  • 烧香如意夜:在一个心愿达成的夜晚,烧香祈祷。
  • 茹菊:吃菊花,菊花在古代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象征。
  • 独节:独自一人,感到冷清。
  • 诸缘:指各种因缘关系。
  • 渡江:这是一个转折,暗指经历或旅途。

典故解析:

  • 孟秋:指农历的九月,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常在这个时候赏菊。
  • :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和选择的转折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东坡,宋代诗人,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毛滂隐退后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寂。在经历世事的纷扰后,诗人选择归隐,内心却难以忘却过往的情感与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归隐生活的自省。开头的“世外忘家子”便已经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的逃避与对家乡的淡忘,仿佛在说,自己已经与世俗无缘,然而内心的孤独却又让人倍感寂寞。接下来的“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则是通过对夜晚祈愿和秋季食菊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诗人感到孤独与萧条,似乎在默默告别曾经的繁华与缤纷。最后两句“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旅程,诗人意识到,留恋过往并无益处,应该随缘而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的超脱和内心的孤独,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外忘家子: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成为一个不再牵挂家乡的人。
  • 归来谁与游:即使回到故地,也没有人可以分享这种孤独。
  • 烧香如意夜:在一个特别的夜晚,进行烧香祈愿,体现内心的渴望与希望。
  • 茹菊钵孟秋:在秋季时节,吃菊花,表现一种超然的生活方式。
  • 独节已萧冷:表达了孤独的心境,独自一人感到寒冷。
  • 诸缘应罢休:意识到许多因缘已尽,应该放下。
  • 渡江闻道日:象征着一个新的觉悟或转变。
  • 少为故山留:少留恋故乡,不如向前看。

修辞手法:

  • 对偶:如“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江”、“秋菊”等意象,传达出深远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旅程。
  • :象征高洁与长寿,寓意诗人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世外忘家子”指的是: A. 忘记故乡的人
    B. 追求红尘的人
    C. 归隐山林的人

  2. “烧香如意夜”中的“如意”是什么意思? A. 祝愿顺利
    B. 生活富裕
    C. 享受宁静

  3.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故山”指的是: A. 他的家乡
    B. 朋友的故宅
    C. 冒险的地方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毛滂与王维的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毛滂更侧重内心的孤独感,而王维则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两者通过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超然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