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碌碌随人未足旌,折腰趋走太清生。绝怜抗直陈公子,晚欲凭书入帝城。
白话文翻译:
整日随波逐流,未能得到足够的赞誉,弯腰疾走于尘世之中,显得格外清高。我极为欣赏那位坚持正直的陈公子,他晚年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学进入京城。
注释:
- 碌碌随人:形容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 未足旌:未能得到足够的赞誉或认可。
- 折腰趋走:形容在尘世中奔波,弯腰疾走。
- 太清生:显得格外清高。
- 抗直:坚持正直,不屈不挠。
- 陈公子:指陈子昂,唐代著名诗人,此处可能泛指坚持正直的人。
- 晚欲凭书入帝城:晚年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学进入京城,指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坚持正直、追求理想的向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感慨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于坚持正直、追求理想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陈公子”可能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代表了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随波逐流与坚持正直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的向往。首句“碌碌随人未足旌”描绘了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这种生活未能得到足够的认可。次句“折腰趋走太清生”则通过“折腰趋走”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在尘世中奔波的艰辛,而“太清生”则突显了这种生活的清高与孤独。后两句“绝怜抗直陈公子,晚欲凭书入帝城”则通过“陈公子”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坚持正直的赞赏,以及对于凭借才学进入京城、实现理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碌碌随人未足旌”通过“碌碌随人”这一动作,描绘了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而“未足旌”则暗示了这种生活未能得到足够的认可。
- 次句“折腰趋走太清生”通过“折腰趋走”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在尘世中奔波的艰辛,而“太清生”则突显了这种生活的清高与孤独。
- 后两句“绝怜抗直陈公子,晚欲凭书入帝城”通过“陈公子”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坚持正直的赞赏,以及对于凭借才学进入京城、实现理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随波逐流与坚持正直的生活态度,突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的向往。
- 动作描写:通过“折腰趋走”等动作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在尘世中奔波的艰辛。
- 象征:“陈公子”这一形象象征了坚持正直的精神。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于高尚品格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作者通过对比随波逐流与坚持正直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的向往,以及对于凭借才学实现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碌碌随人: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
- 折腰趋走:在尘世中奔波的艰辛。
- 太清生:清高与孤独的生活状态。
- 陈公子:坚持正直的精神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陈公子”指的是谁? A. 陈子昂 B. 陈寿 C. 陈亮 D. 陈抟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哪种生活态度的向往? A. 随波逐流 B. 坚持正直 C. 安于现状 D. 逃避现实
-
诗中的“太清生”形容了哪种生活状态? A. 热闹非凡 B. 清高与孤独 C. 平凡无奇 D. 忙碌充实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达了对于坚持正直、追求理想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于自由不羁、追求理想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于坚持正直、追求理想的向往,但《登幽州台歌》更多地表达了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于追求理想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但《将进酒》更多地表达了对于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陈子昂诗选》:收录了陈子昂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李白诗选》:收录了李白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