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竹溪寺》
时间: 2025-01-06 14:45: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竿缘竹一湾溪,掩映禅房绕曲堤。
烟湿翠园花隐隐,云深碧涧草萋萋。
无营祇觉幽怀旷,自在惟闻好鸟啼。
清磬数声人去也,咏归还过画桥西。
白话文翻译:
一湾溪水边千竿竹子,掩映着禅房,绕着曲折的堤岸。
烟雾湿润的翠绿园子里,花儿若隐若现;云层深厚的碧绿涧水旁,草木茂盛。
在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感受到幽静的心境,随意地听着美丽鸟儿的鸣叫。
几声清脆的磬声传来,人们已经离去,我吟唱着诗歌,沿着画桥向西而归。
注释:
- 千竿:形容数量众多的竹子。
- 禅房:指修行者居住的屋子,通常为简朴的环境。
- 烟湿:指雾气和湿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自然景象。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清磬:指敲打竹磬的声音,具有清脆悦耳的特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体现了禅宗的幽静和淡泊。诗中所展现的清幽环境与禅宗思想相契合,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九围(生卒年不详)为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代表作有多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春游竹溪寺》写于春天,诗人游览竹溪寺,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喧嚣的超然态度。开头两句以竹和溪水构成的画面,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湿烟”和“深云”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敏感触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营祇觉幽怀旷”,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烦恼的态度,体现了一种自在的心境。而最后两句则以清磬声的回响和归途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归隐的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归属感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竿缘竹一湾溪:描绘溪水边生长的竹子,生机盎然。
- 掩映禅房绕曲堤:竹子掩映着禅房,增添了环境的幽静和曲折之美。
- 烟湿翠园花隐隐:湿雾笼罩,翠绿的园子里花朵若隐若现。
- 云深碧涧草萋萋:云雾缭绕,碧绿的涧水旁草木繁茂。
- 无营祇觉幽怀旷:没有世俗的纷扰,心灵感到宽广与舒畅。
- 自在惟闻好鸟啼:心中自在,只听到美丽鸟儿的歌唱。
- 清磬数声人去也:几声清脆的磬声,提醒人们已经离去。
- 咏归还过画桥西:吟唱着诗歌,向西走过画桥,表达归家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掩映”讲述竹子如同一幅画框,映衬出禅房的宁静。
- 拟人:如“惟闻好鸟啼”,赋予鸟儿以生动的形象,突显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烟湿翠园”与“云深碧涧”,形成了和谐美丽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着坚韧和柔韧,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 溪水:意指流动的生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 禅房:代表静谧和内心的宁静,反映出对禅宗文化的向往。
- 鸟啼:象征自然的声音,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主要景物有哪些? A. 竹子与溪水
B. 亭台楼阁
C. 沙滩与海浪 -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避世归隐
C. 享乐生活 -
诗中“清磬”象征着什么? A. 喧嚣
B. 离别
C. 宁静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强调孤独感和内心的沉思,而卢九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自在的心态与和谐的自然环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