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
作者:方干 〔唐代〕
映窗孤桂非手植,
子落月中闻落时。
仙客此时头不白,
看来看去有枯枝。
白话文翻译
窗前的孤桂树并不是人工栽种的,
月中落下的桂子声响清晰可闻。
此时的仙客头发并未白化,
他来来回回地看着这枯枝。
注释
字词注释
- 映窗:映照窗户,形容桂树在窗前,光影交错。
- 孤桂:独自生长的桂树,象征孤独。
- 子落:指桂花落下。
- 月中:月光下,暗示夜晚的宁静。
- 仙客:指神仙或品高雅之人。
- 头不白:形容年轻,尚未衰老。
- 看来看去:反复观看,表现出对景物的留恋。
- 枯枝:枯萎的树枝,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 桂树:象征高洁和孤独,古代文人常以桂树自喻。
- 仙客:常指高人、隐士或道教的神仙,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景云,号逸人,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创作于方干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人在黄山游历时,见庭前的孤桂,激发了他对时间、生命和孤独的思考。通过对桂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庭前孤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首先,“映窗孤桂非手植”一句,开头便揭示了桂树的独特性,表明它非人工栽种,暗示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自由。孤桂的存在,给予人一种清幽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孤独与高洁。
接下来的“子落月中闻落时”,则通过声音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桂花在月下飘落,伴随着清冷的夜色,诗人听见桂子的落下声,似乎在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此时的仙客“头不白”,不仅是对自身年龄的描述,也暗示了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一句“看来看去有枯枝”则将孤桂的形象与生命的无常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诗人在反复观看中,体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孤桂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映窗孤桂非手植:窗前的桂树自然生长,暗示其独特性和孤独感。
- 子落月中闻落时:桂花在月光下飘落,声音清晰,体现了夜的宁静。
- 仙客此时头不白:描写一位年轻的高人,他的状态象征着对生命的渴望。
- 看来看去有枯枝:反复观看,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孤桂象征孤独与高洁,反映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拟人:桂花的落下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看来看去”与“头不白”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孤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孤独与高洁的理想,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桂:象征高洁与孤独,代表诗人的理想境界。
- 月中:月光下的宁静,体现了诗意的清幽。
- 枯枝:象征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映窗孤桂非手植”中,孤桂的生长状态是?
a) 人工栽种
b) 自然生长
c) 移植而来
d) 枯萎已久 -
诗中提到的“仙客”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人或神仙
c) 老年人
d) 诗人自己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自然生长
- b) 高人或神仙
- d) 平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月夜描写亲情与思念,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方干的《题黄山人庭前孤桂》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描绘了月夜的情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高洁,后者则表达了思念和亲情的温暖。两首诗各具特色,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