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城茅斋二首》

时间: 2025-01-19 20:02:39

多谢村人亮素贫,墙垣虽设不关门。

一杯藜粥茅亭上,卧看南山飞白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谢村人亮素贫,墙垣虽设不关门。 一杯藜粥茅亭上,卧看南山飞白云。

白话文翻译:

感谢村人坦诚地展示他们的朴素贫困,虽然有墙垣却从不关门。 在茅亭上享用一杯简单的藜粥,躺着观赏南山上的白云飘飞。

注释:

  • 多谢:表示感谢。
  • 村人:指乡村的居民。
  • 亮素贫:坦诚地展示他们的朴素贫困。
  • 墙垣:围墙。
  • 不关门:不锁门,形容村人的淳朴和信任。
  • 藜粥:用藜草煮的粥,一种简单的食物。
  • 茅亭:用茅草搭建的小亭子。
  • 南山:指诗中提到的山,可能是实际的山名,也可能是泛指南方的山。
  • 飞白云:飘动的白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乡村时所作,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舜民在游历或隐居乡村时所作,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多谢村人亮素贫”表达了对村人朴素生活的赞赏和感谢,体现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喜爱。第二句“墙垣虽设不关门”进一步强调了村人的信任和淳朴,墙垣的存在与不关门的习惯形成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安全。后两句“一杯藜粥茅亭上,卧看南山飞白云”则描绘了诗人在茅亭上享用简单食物,同时欣赏南山美景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多谢村人亮素贫”:诗人感谢村人坦诚地展示他们的朴素贫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村人淳朴生活的赞赏。
  2. “墙垣虽设不关门”:虽然有围墙,但村人从不关门,这句强调了村人的信任和淳朴。
  3. “一杯藜粥茅亭上”:诗人在茅亭上享用一杯简单的藜粥,这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
  4. “卧看南山飞白云”:诗人躺着观赏南山上的白云飘飞,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对比:墙垣的存在与不关门的习惯形成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安全。
  • 拟人:“飞白云”赋予白云动态,使其显得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墙垣:象征着乡村的边界和安全。
  • 不关门:象征着村人的信任和淳朴。
  • 藜粥: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茅亭:象征着简陋但舒适的居所。
  • 南山:象征着自然的美景。
  • 飞白云:象征着自然的动态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墙垣虽设不关门”表达了什么? A. 村人的懒惰 B. 村人的信任和淳朴 C. 村人的贫困 D. 村人的无知

  2. 诗人在茅亭上享用的是什么? A. 美酒 B. 藜粥 C. 肉食 D. 水果

  3. 诗中提到的“卧看南山飞白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欣赏? A. 乡村生活 B. 自然美景 C. 城市繁华 D. 历史遗迹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简朴乡村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美景。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杜城茅斋二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张舜民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诗选》:可以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诗人对简朴生活的不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