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巫峡》

时间: 2025-01-01 10:24:06

钻火巴东岸,摐金峡口船。

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

卓午三竿日,中间一罅天。

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入巫峡
作者:范成大 〔宋代〕

钻火巴东岸,摐金峡口船。
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
卓午三竿日,中间一罅天。
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白话文翻译:

在巴东的东岸,火光闪烁,
船只在金色的峡口穿行。
江水在崖壁间似乎要合拢,
波涛拍打着石头,水面上漩涡旋转。
正午的阳光高悬,天空中有一缝隙,
哇,真是伟大的神禹的足迹,
他开凿了这秀美的山川。

注释:

  • 钻火:指火光闪烁的样子。
  • 巴东:古代地区名,今属重庆。
  • 摐金:指船舶在峡口行驶时发出的声响,形容船只在水中穿行的情景。
  • 束江:指江水的两岸。
  • 漱石: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
  • 卓午:高悬的正午阳光。
  • 罅天:天空中细小的缝隙。
  • 神禹:指大禹,古代治水的英雄,传说中开凿河流的伟大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江苏常熟人,南宋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感情。

创作背景:

《初入巫峡》是范成大在游历巫峡时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巫峡位于重庆,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中描绘的是作者在峡谷中所见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伟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初入巫峡》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巫峡的壮美景色。首句“钻火巴东岸”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峡口的光景,接着“摐金峡口船”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接下来的“束江崖欲合”不仅描绘了地理特征,更传达了一种自然力量的压迫感,而“漱石水多漩”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水流与岩石的关系,赋予了景象以生命。

“卓午三竿日”点明了时间的背景,在强烈的阳光下,峡谷中的景象显得更加生动。最后两句“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则将个人的游历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巫峡的壮美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钻火巴东岸:描绘了巴东岸边火光闪烁的情景,给人以温暖而又神秘的感觉。
  • 摐金峡口船:通过声音描写,传达了船只在峡口穿行的活泼气息。
  • 束江崖欲合:形象地表现出江水与崖壁的紧密关系,似乎要合在一起。
  • 漱石水多漩:表现了水流撞击岩石的壮观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
  • 卓午三竿日:强调了正午的强烈阳光,给人以明亮的感觉。
  • 中间一罅天:描绘出峡谷中特殊的光影效果,增添了神秘感。
  • 伟哉神禹迹: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的崇敬,提升了诗的历史深度。
  • 疏凿此山川: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其伟大意义。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首句中的“钻火”生动形象,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摐金”则通过声音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巫峡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温暖与生命。
  • :代表珍贵、辉煌的景象。
  • :象征流动与生命力,表现自然的力量。
  • :象征坚固与永久,体现自然的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卓午三竿日”描写的是哪个时间?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夜晚

  2. 诗中提到的“神禹”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大禹
    C. 司马迁
    D. 屈原

  3.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C. 对生活的烦恼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了峡谷中壮丽的自然景色,情感奔放。
  • 《望庐山瀑布》(李白):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充满豪情。

诗词对比:

  • 《初入巫峡》《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峡谷的壮丽与人文情怀,后者则强调了清晨的活力与自然的奇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范成大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