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察院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19 15:35:08

施报终何在,穷通共一空。

两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风。

终始无遗恨,恩荣托至公。

不应埋直气,会见吐长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施报终何在,穷通共一空。
两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风。
终始无遗恨,恩荣托至公。
不应埋直气,会见吐长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察院的深切怀念与敬仰。施恩报德的结果究竟在哪里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最终都归于虚无。只有那几句话,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历代的人们都仰慕他的高风亮节。无论事情的始末,我都没有遗憾,恩惠与荣誉都是寄托在公正之上。不应该因为直言而隐埋自己的情绪,终有一天会像长虹一样展现出来。

注释:

  • 施报:施恩与报恩。
  • 穷通:指顺境与逆境。
  • 两言:指友好的言语。
  • 益友:真正的朋友。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遗恨:留下遗憾。
  • 恩荣:恩惠与荣誉。
  • 至公:公正无私的态度。
  • 直气:直爽的情绪。
  • 长虹:比喻美好的希望和愿景。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某一特定的典故,但“高风”一词常常用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物。例如,历史上许多名士的风范常被后人所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095),字仲明,号静斋,宋代文学家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友人深情的怀念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是陈师道为了悼念王察院所作,王察院是一位品德高尚、为人所敬仰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其的追思和对其高风亮节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作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首联以质朴的语言提出施恩与报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两言成益友”两句,强调了真友情的珍贵。此处“益友”一词,既指代王察院,也象征着理想中的友谊。后面的“百代仰高风”则突出了王察院的品德如同高山,历久弥新,值得后人膜拜。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王察院的怀念与敬意,认为即使面对直率的情感,也不应埋藏内心的真实感受,最终将会像“长虹”一样展现出光辉的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施报终何在:施恩与报恩的结果究竟在哪里。
  2. 穷通共一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最终都是虚无。
  3. 两言成益友:只有那几句友好的言语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
  4. 百代仰高风:历代的人们都仰慕他的高尚品德。
  5. 终始无遗恨:无论事情的开始和结束,我都没有遗憾。
  6. 恩荣托至公:恩惠与荣誉都寄托在公正之上。
  7. 不应埋直气:不应该因为直言而隐埋情绪。
  8. 会见吐长虹:终有一天会像长虹一样展现出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穷通共一空”与“终始无遗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长虹”比喻美好的希望和愿景。
  • 排比: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强调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谊的追思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强调了真挚的友情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王察院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施报:象征人际关系中的恩情与回报。
  • 高风:象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风范。
  • 长虹:象征希望和理想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穷通”是指什么? A. 顺境与逆境
    B. 富贵与贫贱
    C. 生死与离别
    D. 喜怒与哀乐

  2. 诗中“高风”指的是什么? A. 高山的风景
    B. 高尚的品德
    C. 风的力量
    D. 远大的理想

  3. 诗的作者是谁? A. 王察院
    B. 李白
    C. 陈师道
    D. 杜甫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赠友人》

诗词对比:

比较陈师道的《王察院挽词二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陈师道更注重于对友人品德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流露出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