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为吴亮侪题木棉图》
时间: 2024-12-29 21:3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花四散。似火簇骊珠,烧空璀灿。沸耳鹧鸪,三月风光蛮春晚。交龙衔烛冲霄半。更旁缀鳌灯千万。越王台下,餐霞吸露,送寒迎暖。又见。波罗古庙,临巨澥撩起蛰虬宵战。标夺赤城,甲楮云绵烟丝乱。庭燎高举诸仙宴。酌手盏琼浆酬劝。侑觞绛树,双声莺簧调转。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花瓣四散飘落,像火焰般簇拥的骊珠,照亮了空中璀璨的光彩。耳边传来鹧鸪的鸣叫,三月的春光正渐渐深沉。龙的形象在空中交错,烛火似乎冲向半空,周围又挂满了无数的鳌灯。在越王台下,品尝着霞光吸取露水,送走寒冷迎来温暖。再一次看到波罗古庙,临近巨澥水面,撩动着蛰伏的虬龙战斗。标志着夺取赤城,甲胄在云间如丝般飘散。庭院的火把高高举起,诸仙正在宴会中,酌着手中的琼浆相互劝酒。举杯在绛树下,双声莺鸣的乐声缠绕回荡。
注释
- 天花:指天上的花,可能是指花瓣或花的意象。
- 骊珠:一种美丽的珠子,这里用来比喻花朵的美丽。
- 沸耳:耳边传来热闹的声音。
- 蛰虬:指沉睡的蜗牛,用于比喻沉寂的状态。
- 波罗古庙: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古庙,具体指代不详。
- 越王台:历史上与越王有关的台,具有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绛都春》这首诗作可能是在春天的时节,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与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绛都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天花四散”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火簇骊珠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的灿烂,传递出一种美的享受;而“沸耳鹧鸪”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声音,充满了生机。
接着,诗中描绘了交龙衔烛的景象,烛火向上冲,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越王台下的饮酒作乐,体现了人们在春光明媚之时,享受生活、感受自然的惬意。
最后,诗人以“侑觞绛树”作为结尾,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双声莺鸣则是春天的音符,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这首诗在结构上可谓严谨而又灵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们生活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春日氛围,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花四散:描绘春天花瓣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 似火簇骊珠:将花朵比作火焰中的珠子,强调其夺目的美丽。
- 沸耳鹧鸪: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 三月风光蛮春晚:三月的风光,春天的晚景,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围。
- 交龙衔烛冲霄半:描绘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更旁缀鳌灯千万:灯笼的装饰,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越王台下,餐霞吸露:饮酒作乐的场景,表现出春日的欢愉。
- 送寒迎暖:体现春天的特点,温暖的气息取代了寒冷。
- 波罗古庙,临巨澥撩起蛰虬宵战:古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 标夺赤城,甲楮云绵烟丝乱: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展现出一种壮丽的画面。
- 庭燎高举诸仙宴:宴会的景象,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酌手盏琼浆酬劝:饮酒的快乐,表现出生活的美好。
- 侑觞绛树,双声莺簧调转:结束语,展现春天的音符,传达出愉悦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火簇骊珠”,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命,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 对仗:如“送寒迎暖”,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结构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花:象征美好和短暂的春天。
- 骊珠:代表美丽的事物,反映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 鹧鸪:象征春天的声音,传递着生机。
- 越王台:历史的象征,连接过去与现在。
- 鳌灯:节日的象征,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花四散”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滴 B. 花瓣 C. 雪花
-
诗中提到的“越王台”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历史的悠久 C. 自然的美丽
-
“侑觞绛树”中的“侑觞”是什么意思? A. 举杯 B. 祝酒 C. 送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与《绛都春》的比较:两首诗均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加简练,倾向于表达春日的安静与清新;而《绛都春》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热烈的情感,展示了春天的热闹与欢快。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以上是对《绛都春》这首诗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