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叠 其十一
宋台未了又齐台,有扇应难障彦回。
岁晚玉人在空谷,何曾羞面见人来。
白话文翻译:
宋台还未结束,齐台又再次出现,似乎那扇门很难遮挡住彦回的身影。岁末时分,玉人身处空谷,怎么会害羞,不敢见人呢?
注释:
- 宋台: 指的是宋代的歌舞台,象征着繁华和热闹。
- 齐台: 可能指齐国的舞台,是对比的象征,代表另一种繁华。
- 扇: 这里可能指用来遮挡的东西,暗喻无法阻挡的情感或人。
- 彦回: 指的是美男子,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之人。
- 岁晚: 年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结束。
- 玉人: 指美丽的女子,通常具有高雅、出众的气质。
- 空谷: 形容一种孤独和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涉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繁华与孤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首句“宋台未了又齐台”既描绘了繁华的景象,也暗示了爱情的复杂和难以捉摸。诗人用宋台和齐台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隐喻着人生的多变与不确定。
接着,“有扇应难障彦回”,扇子象征着遮挡,暗示人们试图阻挡某种情感或关系,却又是徒劳的。这里的“彦回”可以理解为理想中的伴侣,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无法被遮掩,即使在岁末的空谷中,心中的情感依然涌动。
最后两句“岁晚玉人在空谷,何曾羞面见人来”则通过“岁晚”与“空谷”的对比,突出了一种孤独与清冷。诗人用“玉人”比喻心中理想的对象,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不屈服于现实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充满了哲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爱情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宋台未了又齐台”:描写了繁华的舞台,暗示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
- “有扇应难障彦回”:暗示感情无法被遮挡,理想仍在心中。
- “岁晚玉人在空谷”:岁末的孤独与清冷,玉人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何曾羞面见人来”:表达了对自然情感的坦然与勇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人”比作理想的伴侣,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繁华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坚持。
意象分析:
- 宋台、齐台: 象征着繁华、热闹的生活。
- 扇: 隐喻着遮挡与阻碍,象征着对情感的掩饰。
- 玉人: 代表理想的伴侣,承载着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 空谷: 体现孤独与宁静,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宋台未了又齐台”中的“齐台”指代哪一历史时期的舞台?
- A. 汉代
- B. 齐国
- C. 唐代
- D. 明代
-
“岁晚玉人在空谷”中“玉人”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孤独
- C. 一种情感
- D. 一种哲理
-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悲伤
- B. 希望
- C. 失落
- D. 坦然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李清照: 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刘克庄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两位诗人都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