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初夏即事十二解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瑞香端合谱离骚,有子傅芳韵亦高。
失却薰笼红锦被,化为矮树紫樱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情景:瑞香花的香气正好,像是在吟唱《离骚》的曲调;而有的子弟也在传承着高雅的芳韵。失去了那覆盖在上面的红锦被,变成了矮小的紫樱桃树。
注释:
- 瑞香: 一种花,通常指瑞香花,花香浓郁。
-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长诗,表达了诗人的愁苦和理想。
- 傅芳韵: 指用芳香的气味来修饰,形容优雅的品味。
- 薰笼: 这里指香气的环境或氛围。
- 紫樱桃: 一种树,象征着夏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初夏即事十二解》是杨万里在初夏时节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安宁与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将初夏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交融。诗中“瑞香”和“紫樱桃”两种植物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瑞香象征着高洁的品味,而失去的红锦被则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简朴,形成了一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物象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在细腻的观察中,感受到初夏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香端合谱离骚: 瑞香花的香气恰如《离骚》的旋律,暗示着高雅与文化的传承。
- 有子傅芳韵亦高: 这里提到的“子”,可以理解为子弟或后辈,他们也在继承着这种高雅的气息。
- 失却薰笼红锦被: 失去了华丽的表象,暗指生活的简朴或变化。
- 化为矮树紫樱桃: 变成了小巧的紫樱桃树,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自然的平凡。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瑞香与《离骚》相比,突显其文化内涵。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对称,使得整体韵律感强。
- 意象: 瑞香、紫樱桃等自然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初夏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反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香: 象征着清新、高雅的气息。
- 紫樱桃: 象征着夏天的活力与生命的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瑞香”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高洁的品味
c) 生活的艰辛 -
“有子傅芳韵”中的“子”指什么? a) 诗人
b) 子弟或后辈
c) 自然界的植物 -
诗中“失却薰笼红锦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怀念
b) 欢乐与庆祝
c) 无所谓的态度
答案:
- b) 高洁的品味
- b) 子弟或后辈
- a) 失落与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初夏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不同的是,杜甫的作品中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忧国的情怀,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