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述怀》
时间: 2025-01-14 13:59:52意思解释
满庭芳·述怀
作者: 曾廉 〔清代〕
原文展示:
老子疏狂,有人微笑,衰年空恋烟霞。
纷纷藉藉,谁是井中蛙。
不见王侯第宅,全换了乳燕栖鸦。
况早是,黄绸被破,衙鼓不堪挝。
多些。这聒噪,不言铅汞,便说袈裟。
告几尊仙佛,也莫高夸。
生死原如昼夜,历今古荒冢如麻。
且相对,花枝酒盏,镇日醉山家。
白话文翻译:
老子我虽疏狂,却有人对我微笑,到了衰老的年纪,空自迷恋那烟霞景色。
纷扰的喧嚣中,谁还是井底之蛙呢?
不再见到王侯的宅第,换来了乳燕在这里栖息。
况且,早已是那黄绸被子破损,衙门的鼓声也令人不堪。
多一些吧。这一片喧闹,不谈铅汞,倒是说起袈裟。
向几尊仙佛诉说,也无须夸大其词。
生死本就如昼夜交替,历经今古,荒冢如麻。
且与我相对,花枝酒盏,整天在山中醉饮。
注释:
- 老子: 指的是老子,古代哲学家,代表道家思想。
- 疏狂: 疏离狂放,形容洒脱不羁。
- 烟霞: 指山水云雾,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 井中蛙: 比喻见识狭隘的人。
- 乳燕: 燕子的一种,象征温暖和家庭。
- 袈裟: 僧侣的袍子,象征佛教。
- 荒冢如麻: 荒废的坟墓如同麻一样多,象征生死无常。
典故解析:
- 王侯第宅: 指昔日的权贵之家,反映时代变迁。
- 生死如昼夜: 比喻生死循环的自然法则,反映佛教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洒脱、思想深邃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生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世事感到无奈,借酒浇愁,以抒发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诗歌鉴赏:
《满庭芳·述怀》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学的诗作。诗中,曾廉以洒脱的笔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老子疏狂,有人微笑”,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放纵的认可,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一丝孤独。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不见王侯第宅,全换了乳燕栖鸦”,这一句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权贵家宅的消逝与自然生灵的归来,暗示着时代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
接下来的“生死原如昼夜,历今古荒冢如麻”,则是诗人对生死观的深刻反思,将生死比作昼夜更替,表达出一种宿命论的态度。整首诗在最后以“且相对,花枝酒盏,镇日醉山家”收尾,仿佛在劝慰自己,面对无常的世界,不如醉饮山水,享受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抒情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情感上则充满了哲理和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子疏狂,有人微笑: 自我介绍,表达对自我的洒脱态度。
- 衰年空恋烟霞: 反映了衰老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纷纷藉藉,谁是井中蛙: 对世事的思考,质疑谁能真正看清事物真相。
- 不见王侯第宅,全换了乳燕栖鸦: 时代变迁,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 况早是,黄绸被破,衙鼓不堪挝: 描述了衰败的现实。
- 多些。这聒噪,不言铅汞,便说袈裟: 对世俗的喧嚣无奈,转而关注精神世界。
- 告几尊仙佛,也莫高夸: 对神灵的诉说,表明内心的真实感受。
- 生死原如昼夜,历今古荒冢如麻: 人生无常,生死循环。
- 且相对,花枝酒盏,镇日醉山家: 享受当下的生活,寻找自我安慰。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将生死比作昼夜,形象生动。
- 反语: 通过“生死原如昼夜”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困惑中寻求自我解脱的态度。诗人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倡导享受当下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 代表美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的追求。
- 井中蛙: 象征见识狭隘的人。
- 乳燕: 代表温馨的家和自然的归宿。
- 黄绸被、衙鼓: 象征衰败与无奈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井中蛙”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有见识的人
B. 见识狭隘的人
C. 自由自在的人
D. 快乐的人 -
诗人如何看待生死? A. 生死是可怕的
B. 生死如昼夜交替
C. 生死没有意义
D. 生死是人生的终点 -
诗中提到的“黄绸被破”象征什么? A. 财富的消失
B. 美好生活的结束
C. 人生的无常与衰败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可以将《满庭芳·述怀》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享乐的态度,但李白更为豪放,曾廉则更显沉思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曾廉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