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2:3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元昭的《鹧鸪天 其二》
哽咽犹闻梦里言。
惺忪晓枕见啼痕。
分明侍着慈颜好,
片晌鸣鸦梦未温。
秋影淡,夕灯寒。
苦心一例到熊丸。
身前钟爱偏难割,
儿女生成只负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依然能听到那哽咽的言语,醒来时发现晨光微曦,枕边留下了泪痕。清晰地记得在梦中侍奉着慈爱的面容,但片刻间就被悲鸣的乌鸦惊醒,梦中的温暖随之消散。秋天的影子显得淡薄,夕阳下的灯光透着寒意。内心的苦楚如同熊丸的药效般强烈,却又难以割舍身边的钟爱。对于儿女的恩情,终究只能感到愧疚与辜负。
注释:
- 哽咽:声音因为感情激动而发不出声来。
- 惺忪:形容刚醒时眼睛半闭的样子。
- 啼痕:因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 慈颜:慈祥的面容。
- 鸣鸦:乌鸦的叫声,常被视为不祥的预兆。
- 熊丸:古代一种强烈的药物,象征痛苦的内心。
- 负恩:辜负了恩情,感到内疚。
典故解析:
- 熊丸:在古代文学中,熊丸常指代一种苦涩的药物,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煎熬。
- 梦中侍奉:梦境中的情景常用以反映现实中的对爱与失去的渴望和追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元昭,清代诗人,才情横溢,擅长抒情诗与词,作品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对亲人、爱人失去后的深沉思索中,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二》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逝去爱情的怀念。诗人在梦里听到的哽咽声音,正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醒来后的惺忪与泪痕则表明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秋影与夕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意境,进一步衬托了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身前钟爱偏难割,儿女生成只负恩。”这两句反映了对亲情的感慨,尽管有着深厚的感情,但难以摆脱的负担与责任让人感到无奈。诗中的“秋影”、“夕灯”等意象,既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暗示着人们在感情与责任之间的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对爱与失去的深刻反思,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哽咽犹闻梦里言:梦中依稀听到爱人的声音,情感深厚,表露出对过去的眷恋。
- 惺忪晓枕见啼痕:醒来时发现泪痕,表达了失去后的伤感。
- 分明侍着慈颜好:梦中温暖的回忆,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片晌鸣鸦梦未温:乌鸦的鸣叫打断了温馨的梦,让人感到惋惜。
- 秋影淡,夕灯寒:秋天的淡影和夕阳的寒灯,营造出一种萧瑟孤独的氛围。
- 苦心一例到熊丸:内心的痛苦如同熊丸般难以忍受。
- 身前钟爱偏难割:对爱之难舍,暗示着情感的纠葛。
- 儿女生成只负恩:对儿女的责任感到愧疚,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熊丸”比喻内心的苦楚,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秋影淡,夕灯寒”,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描写,深刻探讨了爱情、亲情与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出对失去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煎熬。
意象分析:
- 梦: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 泪痕:暗示着悲伤与失落。
- 秋影: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夕灯:营造出孤独与寒冷的氛围。
- 鸣鸦:象征着不祥与断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鹧鸪天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郑元昭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熊丸”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痛苦
- C. 富贵
-
诗中提到的“儿女生成只负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愉悦
- B. 愧疚
- C. 自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探讨梦境与现实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亲情的思念与时光的流逝,虽主题相似,但风格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元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