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时间: 2025-01-19 22:44: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
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
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
肠欲断,愁难著。
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
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
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白话文翻译
春水迷蒙,桃花在波浪中屡遭狂风。
云朵忽然升起,远山被遮挡,晚风依旧吹动。
翠绿的草地上生长着杜若,几只帆船在烟雨中缓缓落下。
靠近沙洲的地方,船只停泊,令人伤感。
寒气依旧,被子却偏薄。
肠子仿佛要断,愁苦难以言表。
倚靠在篷窗上难以入眠,独自举杯酌酒。
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最让人心疼的是轻易辜负了年轻时的约定。
想起小楼中一整天望着归来的船,心中如刀割。
注释
- 满江红:一种词牌名,表现悲壮豪情。
- 豫章:指江西省,诗人可能是在该地区写作。
- 桃花浪:春天的桃花在水面上漂浮。
- 杜若: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寒食:指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后,忌火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干,号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其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在吴城山上看到的自然景象,结合自己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体现了对青春年华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头几句描绘了春水与桃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接着描写了远山与晚风的关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杜若的生长与帆船的停泊,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停滞,突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寒犹在,衾偏薄”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孤独,床被偏薄,寒意依旧,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对过往节日的回忆,尤其是“最怜轻负年时约”,则强化了对青春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内心之间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春天的水面如同迷雾,桃花在波浪中屡遭狂风的袭击,描绘一幅春天的动荡景象。
- 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云朵突然升起,遮挡了远处的山,晚风依旧在吹动,表现出一种萧索之感。
-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翠绿的草地上生长着杜若,几只帆船在烟雨中缓缓落下,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 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船只在沙洲旁停泊,令人感到孤独与漂泊的伤感。
- 寒犹在,衾偏薄。:寒气仍然存在,而被子却偏薄,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脆弱与孤独感。
- 肠欲断,愁难著。:愁苦得让人肠子仿佛要断,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
- 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倚靠在篷窗上辗转难眠,独自举杯饮酒,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 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最让人心痛的是轻易辜负了年轻时的约定,展现了对青春的惋惜。
- 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想起小楼中一整天望着归来的船,内心如刀割,表达了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迷天”比喻春天的水面如同迷雾,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如“桃花浪几番风恶”,赋予桃花以情感,使景象更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青春年华的惋惜,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桃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杜若:象征生机与希望。
- 归舟:象征着思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水迷天”中“迷”字的意思是:
- A. 清晰
- B. 模糊
- C. 明亮
- D. 浑浊
-
“想小楼终日望归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安宁
-
“寒食清明都过却”中的“寒食”指的是:
- A. 一种食物
- B. 一个节日
- C. 一种天气
- D. 一种习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词,表现豪情与壮志,风格与张元干的作品形成对比。
- 《春望》:杜甫的诗,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元干 vs. 李清照:两者皆描绘自然景象,但张元干更注重孤独与惆怅,李清照则更多描绘爱情与别离。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