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湼盘忏还涂作诗》

时间: 2024-12-29 17:53:16

小序祯明二年仲冬。

摄山栖霞寺布法师。

只尔待终。

余以此月十七日宿昔入山。

仰为师氏营湼盘忏。

还途有此作。

可否同一贯。

生死亦一条。

况期灭尽者。

岂是俗中要。

人道离羣怆。

冥期出世遥。

留连入涧曲。

宿昔陟岩椒。

石溜冰便断。

松霜日自销。

向崖云叆叇。

出谷雾飘飖。

勿言无大隐。

归来即市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营湼盘忏还涂作诗 江总 〔隋代〕

小序祯明二年仲冬。摄山栖霞寺布法师。只尔待终。余以此月十七日宿昔入山。仰为师氏营湼盘忏。还途有此作。可否同一贯。生死亦一条。况期灭尽者。岂是俗中要。人道离羣怆。冥期出世遥。留连入涧曲。宿昔陟岩椒。石溜冰便断。松霜日自销。向崖云叆叇。出谷雾飘飖。勿言无大隐。归来即市朝。

白话文翻译:

在祯明二年的仲冬时节,摄山栖霞寺的布法师即将圆寂。我在这个月的十七日晚上进入山中,为了布法师举行涅槃忏悔仪式。返回途中,我创作了这首诗。无论对错,生死都是一体的。更何况那些期待彻底解脱的人,他们岂是世俗中重要的人物?在人世间,离开群体是悲伤的,但在冥冥之中,超脱世俗的愿望是遥远的。我在山涧曲折处流连,曾经攀登到岩石的高处。石上的冰溜已经断裂,松树上的霜随着日子自然消融。朝向崖壁时,云雾缭绕;走出山谷时,雾气飘摇。不要说没有大隐之人,归来时即是市朝。

注释:

字词注释:

  • 祯明二年:隋朝的一个年份。
  • 摄山: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 栖霞寺:位于摄山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布法师:指栖霞寺的一位法师。
  • 湼盘忏:佛教仪式,为死者超度。
  • 宿昔:昨晚。
  • 可否同一贯:无论对错,都是一致的。
  • 生死亦一条:生死是一体的。
  • 期灭尽者:期待彻底解脱的人。
  • 俗中要:世俗中的重要人物。
  • 人道离羣怆:在人世间,离开群体是悲伤的。
  • 冥期出世遥:在冥冥之中,超脱世俗的愿望是遥远的。
  • 涧曲:山涧的弯曲处。
  • 陟岩椒:攀登到岩石的高处。
  • 石溜冰便断:石上的冰溜已经断裂。
  • 松霜日自销:松树上的霜随着日子自然消融。
  • 叆叇:云雾缭绕的样子。
  • 飘飖:雾气飘摇的样子。
  • 大隐:指隐居在市朝中的高人。

典故解析:

  • 湼盘忏:佛教中的超度仪式,用于帮助死者获得解脱。
  • 大隐: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隐隐于市”,指隐居在市朝中的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伯仁,南朝梁、陈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创作于隋代,反映了作者对生死和超脱世俗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江总在为栖霞寺的布法师举行涅槃忏悔仪式后,返回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生死一体、超脱世俗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布法师的敬仰和哀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和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诗中,“可否同一贯,生死亦一条”一句,直接点明了生死一体的哲学观点,强调了无论对错,生死都是不可分割的。而“况期灭尽者,岂是俗中要”则进一步指出,那些期待彻底解脱的人,他们并不在世俗中占据重要地位,暗示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中的自然景象,如“石溜冰便断,松霜日自销”和“向崖云叆叇,出谷雾飘飖”,不仅描绘了山中的静谧与变化,也象征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最后,“勿言无大隐,归来即市朝”一句,以“大隐”为结,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归来,也能在市朝中保持隐逸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序祯明二年仲冬:介绍了诗歌的创作时间和季节。
  2. 摄山栖霞寺布法师:指明了地点和人物。
  3. 只尔待终:布法师即将圆寂。
  4. 余以此月十七日宿昔入山:作者在十七日晚上进入山中。
  5. 仰为师氏营湼盘忏:为了布法师举行涅槃忏悔仪式。
  6. 还途有此作:返回途中创作了这首诗。
  7. 可否同一贯,生死亦一条:无论对错,生死都是一体的。
  8. 况期灭尽者,岂是俗中要:那些期待彻底解脱的人,他们并不在世俗中占据重要地位。
  9. 人道离羣怆,冥期出世遥:在人世间,离开群体是悲伤的,但在冥冥之中,超脱世俗的愿望是遥远的。
  10. 留连入涧曲,宿昔陟岩椒:在山涧曲折处流连,曾经攀登到岩石的高处。
  11. 石溜冰便断,松霜日自销:石上的冰溜已经断裂,松树上的霜随着日子自然消融。
  12. 向崖云叆叇,出谷雾飘飖:朝向崖壁时,云雾缭绕;走出山谷时,雾气飘摇。
  13. 勿言无大隐,归来即市朝:不要说没有大隐之人,归来时即是市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溜冰便断”和“松霜日自销”,通过自然景象比喻生命的无常。
  • 拟人:如“向崖云叆叇”和“出谷雾飘飖”,赋予云雾以动态和情感。
  • 对仗:如“可否同一贯,生死亦一条”,通过对仗强调生死一体的观点。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生死一体和超脱世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和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布法师的敬仰和哀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溜冰便断:石上的冰溜已经断裂,象征生命的无常。
  • 松霜日自销:松树上的霜随着日子自然消融,象征自然的循环。
  • 向崖云叆叇:朝向崖壁时,云雾缭绕,象征静谧与变化。
  • 出谷雾飘飖:走出山谷时,雾气飘摇,象征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总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隋朝 D. 明朝

  2. 诗中的“湼盘忏”是什么意思? A. 佛教仪式 B. 道教仪式 C. 儒家仪式 D. 民间仪式

  3. 诗中的“大隐”指的是什么? A. 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B. 隐居在市朝中的人 C. 隐居在寺庙中的人 D. 隐居在宫廷中的人

答案:

  1. C. 隋朝
  2. A. 佛教仪式
  3. B. 隐居在市朝中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江总的《营湼盘忏还涂作诗》: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江总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死和超脱世俗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山中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的诗歌。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可以了解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诗歌,可以了解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