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摄山栖霞寺诗》
时间: 2025-01-01 14:0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摄山栖霞寺诗 江总 〔隋代〕
小序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入摄山展慧布法师。忆谢灵运集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今此拙作。仍学康乐之体。霡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栖宿绿野中。登顿丹霞杪。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表。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始从情所寄。冥期谅不少。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乘风面泠泠。候月临皎皎。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披径怜森沉。攀条惜杳袅。平生忘是非。朽谢岂矜矫。五凈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祯明元年的四月十九日,我进入摄山拜访慧布法师。回忆起谢灵运的诗集,他在回到故乡的山中寻找昙隆道人时写了一首十一韵的诗。我这篇拙作,也是在模仿康乐的风格。细雨过后,初夏的天气清爽和谐。我在绿野中栖息,登上丹霞的高处。我敬仰高人的德行,超越尘世的志向。我已经领悟了三空的道理,万物显得多么渺小。从情感的寄托开始,深远的期许确实不少。我穿着荷衣漫步在林泉之间,麦田的气息带来凉爽的感受。乘着风感受清凉,等待明亮的月光。在烟雾缭绕的山崖上休息,云路上排着远行的鸟。沿着小径感受森林的深沉,攀折树枝时珍惜那遥远的飘摇。我一生中忘记了是非,衰老和谢世岂是自夸。从此涉足五净之地,六尘或许不再扰乱。
注释: 字词注释:
- 祯明元年: 隋朝的年号,具体年份为公元587年。
- 太岁丁未: 古代天文学中的术语,表示特定的年份。
- 霡霂: 细雨。
- 清和: 天气清爽和谐。
- 孟夏: 初夏。
- 登顿: 登上。
- 丹霞杪: 丹霞的高处。
- 三空: 佛教术语,指空、无相、无愿。
- 万有: 指万物。
- 冥期: 深远的期许。
- 荷衣: 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隐士的生活。
- 麦气: 麦田的气息。
- 泠泠: 清凉的样子。
- 皎皎: 明亮的样子。
- 憩: 休息。
- 森沉: 森林的深沉。
- 杳袅: 遥远而飘摇的样子。
- 五凈: 佛教术语,指五种清净的状态。
- 六尘: 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
典故解析:
- 谢灵运集: 谢灵运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 康乐之体: 指谢灵运的诗风,因其封地在康乐(今浙江绍兴),故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历仕梁、陈、隋三朝。他的诗风清丽,多写山水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写于隋朝,表达了对高人德行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江总在祯明元年四月十九日进入摄山拜访慧布法师,受到谢灵运诗集的启发,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高人德行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高人德行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霡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描绘了初夏的清爽天气,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表”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高人德行的敬仰和对尘世的超脱。“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领悟和对万物渺小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序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介绍了诗的创作时间和背景。
- “入摄山展慧布法师。”:诗人进入摄山拜访慧布法师。
- “忆谢灵运集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诗人回忆起谢灵运的诗集,他在回到故乡的山中寻找昙隆道人时写了一首十一韵的诗。
- “今此拙作。仍学康乐之体。”:诗人表示自己的这首诗是在模仿谢灵运的风格。
- “霡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描绘了初夏的清爽天气。
- “栖宿绿野中。登顿丹霞杪。”:诗人在绿野中栖息,登上丹霞的高处。
- “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表。”:诗人敬仰高人的德行,超越尘世的志向。
- “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诗人已经领悟了三空的道理,万物显得多么渺小。
- “始从情所寄。冥期谅不少。”:从情感的寄托开始,深远的期许确实不少。
- “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诗人穿着荷衣漫步在林泉之间,麦田的气息带来凉爽的感受。
- “乘风面泠泠。候月临皎皎。”:乘着风感受清凉,等待明亮的月光。
- “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在烟雾缭绕的山崖上休息,云路上排着远行的鸟。
- “披径怜森沉。攀条惜杳袅。”:沿着小径感受森林的深沉,攀折树枝时珍惜那遥远的飘摇。
- “平生忘是非。朽谢岂矜矫。”:诗人一生中忘记了是非,衰老和谢世岂是自夸。
- “五凈自此涉。六尘庶无扰。”:从此涉足五净之地,六尘或许不再扰乱。
修辞手法:
- 比喻: “霡霂时雨霁”中的“霡霂”比喻细雨。
- 拟人: “乘风面泠泠”中的“乘风”赋予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 “霡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中的“霡霂”与“清和”,“时雨霁”与“孟夏肇”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高人德行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哲理的领悟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高人德行的敬仰,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