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王炎 〔宋代〕
容膝非无地,安心即是家。 焚香翻贝叶,汲水养梅花。 无客同持酒,呼僧共煮茶。 夜寒烧木佛,谁是老丹霞。
白话文翻译:
即使空间狭小,只要心安,便如同有了家。 点燃香火,翻阅佛经,取水滋养梅花。 没有客人共饮,便呼唤僧人一同煮茶。 夜晚寒冷,烧木佛取暖,谁是那位老丹霞?
注释:
- 容膝:形容地方狭小,仅能容纳双膝。
- 贝叶:指佛经,因古印度用贝多罗树叶书写佛经而得名。
- 老丹霞:可能指丹霞禅师,唐代高僧,以烧木佛取暖而闻名。
诗词背景:
王炎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陵能仁僧舍的生活情景,通过焚香、翻经、养梅、煮茶等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安宁的生活态度。诗中“夜寒烧木佛,谁是老丹霞”一句,可能是在借用丹霞禅师的典故,表达对禅宗精神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僧舍中的宁静生活。首句“容膝非无地,安心即是家”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安宁比外在的居所更为重要。中间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热爱。末句则通过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诗的哲理性和深度,引发读者对生活本质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容膝”与“安心”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
- 第二句“焚香翻贝叶”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知识的追求。
- 第三句“汲水养梅花”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养护。
- 第四句“无客同持酒”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但“呼僧共煮茶”又显示了与僧人的亲近和共享。
- 末句“夜寒烧木佛,谁是老丹霞”通过典故,引发对禅宗精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首句通过“容膝”与“安心”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安宁。
- 典故:末句通过“老丹霞”的典故,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精神上的满足,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精神的理解。
意象分析:
- 焚香:象征虔诚和宁静。
- 贝叶:代表知识和智慧。
- 梅花:象征坚韧和纯洁。
- 木佛:可能象征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容膝非无地,安心即是家”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物质环境的重要性 B. 内心的安宁比外在的居所更为重要 C. 对狭小空间的厌恶 D. 对家的物质追求
-
“焚香翻贝叶”中的“贝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佛经 C. 古代书籍 D. 香料
-
诗中“夜寒烧木佛,谁是老丹霞”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 A. 丹霞禅师 B. 王炎 C. 老僧 D. 诗人自己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离别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炎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炎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安宁和对宗教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炎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