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商叟参议儒荣阁》
时间: 2025-01-04 10:10: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徐商叟参议儒荣阁 神皋北望几伤情,海上何人议北盟。 青简成编裨史事,紫泥封玺奖儒荣。 书藏金匮人争问,身到蓬山志亦亨。 佩印累累真漫耳,婆娑林下有香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站在神皋北望,心中几多伤感,海上谁人在议论北方的盟约。青色的简册编成,有助于史事,紫泥封印的玺印奖励着儒者的荣耀。书籍藏在金匮中,人们争相询问,身至蓬山,志向也得以顺利实现。佩带着累累的印章,真是一种虚名,而在林下婆娑起舞,却有着真正的名声。
注释:
- 神皋: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这里指北方。
- 北盟:指北方的盟约或联盟。
- 青简:指编纂的史书。
- 紫泥封玺:古代用紫泥封印的玺印,象征官方的认可和奖励。
- 金匮:指藏书的金属柜子。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高雅的境地。
- 佩印累累:指身上佩戴的印章很多,象征官职或荣誉。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表达了对儒者荣耀的赞美和对虚名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为徐商叟参议的儒荣阁所作,徐商叟是一位儒者,王炎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儒者荣耀的认可和对虚名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儒者荣耀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儒学传统的尊重和对虚名的淡泊态度。诗中“青简成编裨史事,紫泥封玺奖儒荣”一句,既表达了对儒者编纂史书的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对儒者荣耀的赞赏。而“佩印累累真漫耳,婆娑林下有香名”则表达了作者对虚名的不屑,认为真正的名声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展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皋北望几伤情”: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关注和内心的伤感。
- “海上何人议北盟”:提出了对北方盟约的议论,暗含对时局的关切。
- “青简成编裨史事”:赞扬了儒者编纂史书的贡献。
- “紫泥封玺奖儒荣”:体现了对儒者荣耀的官方认可。
- “书藏金匮人争问”:描述了儒者书籍的珍贵和人们的关注。
- “身到蓬山志亦亨”:比喻儒者达到了高雅的境地,志向得以实现。
- “佩印累累真漫耳”:对虚名的不屑。
- “婆娑林下有香名”:认为真正的名声在于品德和修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到蓬山”比喻达到高雅的境地。
- 对仗:如“青简成编”与“紫泥封玺”形成对仗。
- 拟人:如“佩印累累真漫耳”中的“漫耳”拟人化表达了对虚名的不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儒者荣耀的赞美和对虚名的淡泊态度,强调真正的名声在于品德和修养,而非外在的荣誉和地位。
意象分析:
- 神皋:象征北方,引发伤感情绪。
- 青简:象征史书,体现儒者的贡献。
- 紫泥封玺:象征官方的认可和奖励。
- 金匮:象征珍贵书籍的收藏。
- 蓬山:象征高雅的境地。
- 佩印:象征官职或荣誉。
- 婆娑:象征舞动的优雅,体现真正的名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简成编”指的是什么? A. 编纂的史书 B. 青色的简册 C. 官方的文件 D. 儒者的著作 答案:A
-
“佩印累累真漫耳”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儒者荣耀的赞赏 B. 对虚名的不屑 C. 对官方认可的重视 D. 对史书编纂的贡献 答案:B
-
诗中“婆娑林下有香名”中的“香名”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名声 B. 官方的认可 C. 儒者的荣耀 D. 编纂的史书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炎的其他诗作,如《题临安邸》,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虚名的淡泊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炎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