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横秋阁
作者: 王駜 〔宋代〕
地僻无车马,新凉入醉乡。
柳烟颦夕渚,莲露泣秋塘。
懒听能啼雁,闲披古锦囊。
物华随处好,何必在潇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车马稀少,凉爽的秋天让人沉醉。柳树的烟雾在夕阳下微微颤动,莲花的露珠在秋塘中轻轻滴落。诗人懒得去听那些能啼叫的大雁,悠闲地披着古老的锦囊。世间的美好无处不在,何必偏偏在潇湘(湘江一带)?
注释:
- 地僻:地处偏僻。
- 新凉:指初秋的凉爽。
- 醉乡:指令人沉醉的地方。
- 柳烟:柳树的烟雾,象征柔和的景象。
- 颦:皱眉,形容柳树微微摇动的样子。
- 夕渚:傍晚的水边。
- 莲露:莲花上的露珠,象征清新。
- 泣:滴落,表达露珠的感伤。
- 懒听:懒得去听。
- 能啼雁:能鸣叫的雁,意指大雁。
- 闲披:悠闲地披上。
- 古锦囊:古老的锦囊,象征珍贵的物品。
- 物华:美好的事物。
- 潇湘:指湘江流域,以其美景而著称。
典故解析:
潇湘:潇湘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诗人提及此处,意在表达即使是偏僻地方也有美好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駜,字景云,宋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景,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观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闲适的向往,表明对繁华喧嚣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横秋阁》通过描绘偏僻秋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地僻无车马”,将读者带入一个人迹罕至的静谧之处,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新凉入醉乡”一句,生动地表达了秋天的凉意如同醇酒般令人陶醉,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接下来的描写中,柳烟和莲露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丽。柳树在夕阳下微微颤动,显得生机盎然,而莲花上的露珠则带有一丝清冷,象征着秋天的寂寥。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思考。
最后两句“物华随处好,何必在潇湘”,则是诗人对美的哲学思考,强调美好无处不在,何必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地方,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态度。全诗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景画,令人心醉神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僻无车马:描绘出一个安静偏僻的环境,暗示生活的清幽。
- 新凉入醉乡:秋凉如酒,令人沉醉,表达出自然的魅力。
- 柳烟颦夕渚:柳树的摇曳与水边的景色交融,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感。
- 莲露泣秋塘:莲花上的露珠轻轻滴落,表现出秋天的忧伤。
- 懒听能啼雁:诗人对外界的喧嚣无动于衷,体现出内心的宁静。
- 闲披古锦囊:悠闲自得,暗示对生活的享受。
- 物华随处好:美好事物的普遍存在,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何必在潇湘:质疑对特定名胜的追求,强调美的广泛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凉入醉乡”,将凉爽的秋意比作醉酒,形象生动。
- 拟人:如“莲露泣”,赋予露珠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懒听能啼雁,闲披古锦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闲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美好事物无处不在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烟:象征柔美,传达出秋天的静谧。
- 莲露:象征清新与忧伤,表现自然的细腻。
- 车马:象征喧嚣,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 古锦囊:象征历史与珍贵,暗示对传统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哪个地区?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淮河
-
“新凉入醉乡”中的“醉乡”意指什么?
- A. 酒馆
- B. 美好的自然环境
- C. 诗人的家
- D. 繁华的城市
-
诗人对外界的喧嚣持什么态度?
- A. 热衷
- B. 无动于衷
- C. 喜爱
- D. 嫉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駜的《横秋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王駜的诗更偏向于宁静的田园风光,而李白则通过月光描绘了孤独与洒脱,二者都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