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感怀 其一》
时间: 2025-01-17 10:1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怪底泉声不断流,
衙斋六月冷如秋。
凄风几阵树脱叶,
老雨连朝人白头。
云覆短檐成久宿,
海眠红日欲长留。
虚堂独坐浑无赖,
身世真同一泛舟。
白话文翻译:
奇怪的是泉水声为何不停地流淌,
衙门的书房在六月里竟冷得像秋天一样。
凄凉的风夹杂着几阵树叶飘落,
连绵的雨水使人白头苍苍。
乌云遮住了短檐,让人久留不去,
大海仿佛在沉睡,红日却依然想长久停留。
我孤独地坐在空旷的堂屋中毫无所依,
人生的境遇就如同一只在水上漂流的小舟。
注释:
- 怪底:奇怪的意思。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 衙斋:官府的书房。
- 老雨:长时间的雨。
- 白头:比喻年老或白发。
- 短檐:屋檐短的房子。
- 虚堂:空旷的堂屋。
- 浑无赖:形容无所依赖,麻木不仁。
- 泛舟:在水上漂流,隐喻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兴泗,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中期。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个性洒脱,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雨中感怀》创作于一个阴雨绵绵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雨中感怀》通过对雨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用“泉声不断流”引出细腻的水流声,接着对“衙斋六月冷如秋”的描写,极具反差,营造了一种异样的寒冷感,使人感受到自然与内心的对比。接下来的“凄风几阵树脱叶”,传达出时光流逝的无情,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似乎也在映射自己生命的渐渐流逝。
“老雨连朝人白头”中,诗人借用雨水的连绵不断,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白头不仅是生理的变化,也象征着心灵的沧桑。后面“云覆短檐成久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被困在某种状态中的无奈,似乎无法逃离。最后两句“虚堂独坐浑无赖,身世真同一泛舟”,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人生如同一只泛舟,无论如何都要随波逐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怪底泉声不断流:引出主题,表现对自然的感受。
- 衙斋六月冷如秋:反映出季节的异常,暗示内心的孤独。
- 凄风几阵树脱叶:描绘景象,表达生命的无常。
- 老雨连朝人白头:感叹岁月的流逝。
- 云覆短檐成久宿: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 海眠红日欲长留:象征着希望与无力的对比。
- 虚堂独坐浑无赖:孤独感的体现。
- 身世真同一泛舟:人生的哲学思考,暗含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泛舟,形象而深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大海在沉睡”,使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孤独、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意味。
意象分析:
- 泉声: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尽。
- 老雨:象征了岁月的积淀与内心的沉淀。
- 白头: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残酷。
- 短檐:象征着人生的局限性与无奈。
- 泛舟:代表人生的漂泊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衙斋六月冷如秋”,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冷漠
B. 孤独
C. 温暖 -
“身世真同一泛舟”中的“泛舟”主要象征什么? A. 旅行
B. 人生的无常
C. 自由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然而杜甫的笔调更为悲壮,而林兴泗的《雨中感怀》则多了几分淡淡的哲思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林兴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