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
时间: 2025-01-04 10:1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湖 曾巩 〔宋代〕
当时泛西湖,已觉烟水永。 北堤复谁开,长涵一川静。 久幽繇地偏,跬步人迹屏。 我初得之喜,指顾辟榛梗。 种花延妙香,插柳待清影。 飞梁通两涯,结宇临四境。 包罗尽高卑,开拓极壬丙。 洒然尘滓消,恍尔心目醒。 兴物振滞淹,如人出奇颍。 日携二三子,杖屦屡观省。 念时方有为,众智各驰骋。 独此得逍遥,固知拙者幸。
白话文翻译:
当时我泛舟西湖,已经感觉到烟雾缭绕的水面显得格外悠长。 北边的堤坝是谁开辟的,它长长地包容着一条平静的河流。 长久以来因为地处偏僻,几乎没有人迹。 我初次得到这个地方时非常高兴,指点着清理杂草。 种植花卉以延续美妙的香气,插上柳枝等待清新的影子。 飞跨的桥梁连接两岸,建筑群临于四方。 包容了高低不平,开拓至极远的地方。 顿时感觉尘埃消散,心境和视野都变得清晰。 振兴事物,振奋被淹没的,就像人从奇异的山谷中走出。 我常常带着两三个朋友,拄着拐杖,多次来此观察省思。 想到当时正有所作为,众人的智慧各自奔腾。 唯独我能在这里得到逍遥自在,确实知道这是笨拙者的幸运。
注释:
- 烟水永:形容水面烟雾缭绕,显得悠长。
- 北堤:指北边的堤坝。
- 长涵:长长地包容。
- 久幽:长久以来幽静。
- 跬步:半步,形容极短的距离。
- 人迹屏:几乎没有人迹。
- 榛梗:杂草。
- 飞梁:飞跨的桥梁。
- 结宇:建筑群。
- 高卑:高低不平。
- 壬丙:极远的地方。
- 尘滓消:尘埃消散。
- 心目醒:心境和视野都变得清晰。
- 兴物:振兴事物。
- 滞淹:被淹没的。
- 奇颍:奇异的山谷。
- 杖屦:拄着拐杖。
- 观省:观察省思。
- 众智:众人的智慧。
- 拙者幸:笨拙者的幸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和谐。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北湖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曾巩隐居或闲暇时所作,通过对北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作者通过这样的诗作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放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湖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烟水永”、“长涵一川静”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北湖的宁静与美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超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诗的结尾,“独此得逍遥,固知拙者幸”,更是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曾巩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时泛西湖,已觉烟水永。”:开篇即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泛舟时的感受,烟雾缭绕的水面显得格外悠长。
- “北堤复谁开,长涵一川静。”:转向北堤,询问是谁开辟了这片宁静的河流。
- “久幽繇地偏,跬步人迹屏。”:描述了北湖长久以来的幽静,几乎没有人迹。
- “我初得之喜,指顾辟榛梗。”:表达了作者初次得到这个地方时的喜悦,并开始清理杂草。
- “种花延妙香,插柳待清影。”:种植花卉以延续美妙的香气,插上柳枝等待清新的影子。
- “飞梁通两涯,结宇临四境。”:飞跨的桥梁连接两岸,建筑群临于四方。
- “包罗尽高卑,开拓极壬丙。”:包容了高低不平,开拓至极远的地方。
- “洒然尘滓消,恍尔心目醒。”:顿时感觉尘埃消散,心境和视野都变得清晰。
- “兴物振滞淹,如人出奇颍。”:振兴事物,振奋被淹没的,就像人从奇异的山谷中走出。
- “日携二三子,杖屦屡观省。”:常常带着两三个朋友,拄着拐杖,多次来此观察省思。
- “念时方有为,众智各驰骋。”:想到当时正有所作为,众人的智慧各自奔腾。
- “独此得逍遥,固知拙者幸。”:唯独我能在这里得到逍遥自在,确实知道这是笨拙者的幸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水永”比喻水面烟雾缭绕,显得悠长。
- 拟人:如“长涵一川静”将北堤拟人化,形容它包容着一条平静的河流。
- 对仗:如“种花延妙香,插柳待清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北湖景色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对尘世烦扰的超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烟水:象征着悠长和宁静。
- 北堤:象征着开辟和包容。
- 种花、插柳:象征着美妙的香气和清新的影子。
- 飞梁、结宇:象征着连接和包容。
- 尘滓消、心目醒: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视野的清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烟水永”形容的是什么? A. 水面烟雾缭绕,显得悠长 B. 水面波光粼粼 C. 水面平静如镜 答案:A
-
诗中“北堤复谁开”指的是什么? A. 北边的堤坝 B. 北边的山谷 C. 北边的森林 答案:A
-
诗中“独此得逍遥,固知拙者幸”表达了什么? A. 对繁忙生活的厌倦 B. 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 C. 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曾巩《北湖》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赤壁赋》更多地融入了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曾巩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