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事示介甫》

时间: 2024-09-19 21:31:15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

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

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

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感事示介甫 曾巩 〔宋代〕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 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 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 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已经很浓,阴暗处的虫子早晚都在鸣叫。 烟云遮断了溪边的树木,风雨侵入了山城。 沙漠中有残留的敌人,旌旗在远方飘扬。 百姓的苦难还未停止,我们这一党派耻于谈论战争。

注释:

  • 阴虫:指在阴暗处活动的虫子。
  • 烟云断溪树:形容烟云遮断了视线,看不到溪边的树木。
  • 沙碛:沙漠。
  • 遗虏:残留的敌人。
  • 旌旗:军队的旗帜。
  • 生民:百姓。
  • 吾党:我们这一党派。
  • 耻论兵:耻于谈论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宋代八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是曾巩在秋日感慨时事,写给友人介甫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曾巩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争频发的忧虑。诗中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日的萧瑟和风雨的侵袭,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而“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则直接指向了战争的残酷和军队的远征。最后两句“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反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反战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秋天的气息已经很浓,阴暗处的虫子早晚都在鸣叫,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氛围。
  2. “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烟云遮断了溪边的树木,风雨侵入了山城,形象地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动荡。
  3. “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沙漠中有残留的敌人,旌旗在远方飘扬,直接指向了战争的残酷和军队的远征。
  4. “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百姓的苦难还未停止,我们这一党派耻于谈论战争,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烟云断溪树”比喻社会的动荡不安。
  • 拟人:“风雨入山城”赋予风雨以侵入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通过秋日的自然景象和战争的残酷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 秋日:象征着萧瑟和变迁。
  • 阴虫:象征着不安和动荡。
  • 烟云:象征着遮蔽和不确定性。
  • 风雨:象征着侵袭和动荡。
  • 沙碛:象征着荒凉和战争。
  • 旌旗:象征着军队的远征和战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云断溪树”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2. 诗中“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喜爱 B.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C. 对和平的向往 答案:B

  3. 诗中“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一句,直接指向了什么? A. 和平的景象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猎场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词对比:

  • 曾巩的《秋日感事示介甫》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曾巩的诗更侧重于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曾巩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