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正之二首》
时间: 2025-01-04 10:2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孙正之二首 曾巩 〔宋代〕
两人怀抱喜相投,初得青山一日游。 已听高文吟太古,更开昏眼洗清流。 共寻素壁题皆遍,欲去红桥钓始休。 回首至今嘉兴在,梦魂犹拟奉觥筹。
白话文翻译:
我们两人心意相投,欢喜地结伴而行,初次得以在青山中游玩一整天。 已经聆听了高深的文章吟咏着远古的智慧,更让昏暗的眼睛在清澈的流水中得到洗涤。 共同寻找并题写了所有素白的墙壁,直到想要离开红桥去钓鱼时才停止。 回首望去,嘉兴依然在那里,即使在梦中,魂魄也似乎想要举杯共饮。
注释:
- 怀抱:心意,志趣。
- 相投:相合,一致。
- 高文:指高深的文章或诗文。
- 吟太古:吟咏古代的诗文或智慧。
- 开昏眼:使昏暗的眼睛明亮起来。
- 清流:清澈的流水,比喻清新的事物。
- 素壁:白色的墙壁。
- 题皆遍:在所有找到的墙壁上都题写了诗文。
- 红桥:红色的桥梁,可能指具体的地点或象征性的地点。
- 钓始休:开始钓鱼后才停止。
- 嘉兴:地名,今浙江省嘉兴市。
- 奉觥筹:举杯共饮,觥筹交错,指饮酒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曾巩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见长,诗歌亦有佳作,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寄给友人孙正之的作品,表达了两人志趣相投,共同游历山水,享受文学与自然的乐趣,并怀念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时光。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共同游历山水的情景,通过“青山”、“清流”等自然意象,展现了他们心意相投的喜悦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诗中“已听高文吟太古,更开昏眼洗清流”一句,既表达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体现了他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净化的愿望。结尾的“回首至今嘉兴在,梦魂犹拟奉觥筹”则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曾巩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人怀抱喜相投”:开篇点明两人志趣相投,共同出游的喜悦。
- “初得青山一日游”:描述初次在青山中游玩的情景。
- “已听高文吟太古”:表达了对高深文化的欣赏和对古代智慧的向往。
- “更开昏眼洗清流”:用清流洗涤眼睛,象征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 “共寻素壁题皆遍”:共同在素白的墙壁上题写诗文,展现了他们的文学雅趣。
- “欲去红桥钓始休”:在红桥上钓鱼,直到想要离开时才停止,描绘了悠闲的游历生活。
- “回首至今嘉兴在”:回首望去,嘉兴依然在那里,表达了对此地的留恋。
- “梦魂犹拟奉觥筹”:即使在梦中,也想要举杯共饮,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开昏眼洗清流”中,用清流比喻清新的事物,使昏暗的眼睛明亮起来。
- 拟人:“梦魂犹拟奉觥筹”中,梦魂被赋予了人的行为,表达了即使在梦中也想要举杯共饮的愿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已听高文吟太古,更开昏眼洗清流”,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自然,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同游历山水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 清流:象征清新的事物和心灵的净化。
- 素壁:象征纯洁和文学的雅趣。
- 红桥:可能象征具体的地点或象征性的地点,代表了游历的一部分。
- 嘉兴:地名,代表了留恋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听高文吟太古”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欣赏? A. 自然美景 B. 古代文化 C. 现代文学 D. 个人情感 答案:B
-
“更开昏眼洗清流”中的“清流”比喻什么? A. 清澈的河水 B. 清新的事物 C. 心灵的净化 D. 文学的雅趣 答案:C
-
诗的结尾“梦魂犹拟奉觥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友情的怀念 C. 对文学的追求 D. 对过去的留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与友人共游的喜悦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曾巩的《寄孙正之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美好,但曾巩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与友人的情感交流,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的隐逸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曾巩集》:收录了曾巩的散文和诗歌作品,是研究其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