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
白话文翻译:
昨晚听说宣锁的消息,虚皇(指皇帝)的关注非常深。三师(指三位重要官员)分别处理汉制的事务,一尺(比喻大量)的商霖(指商业繁荣)倾泻而下。虽然头发还未白,但忧虑边疆的事务,依然怀着报国之心。黄封(指皇帝赐予的酒)留作寿酒,暂且举杯畅饮。
注释:
- 宣锁:指皇帝的重要决策或命令。
- 虚皇:指皇帝,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三师:古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这里泛指重要官员。
- 汉制:指汉朝的制度,这里指国家的重要事务。
- 商霖:比喻商业繁荣,霖指连绵不断的雨。
- 未白:指头发未白,比喻年纪尚轻。
- 忧边:忧虑边疆的安全。
- 丹:指忠诚。
- 黄封:指皇帝赐予的酒,通常用于重要场合。
- 斗杓:指酒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泳之,号梅溪,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这首诗是为庆祝丞相七十五岁生日而作,表达了对丞相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丞相七十五岁生日时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对丞相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提到的“宣锁”、“三师分汉制”等,反映了当时国家的重要事务和丞相的责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丞相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一句,既表达了皇帝对丞相的重视,也暗示了丞相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则进一步以汉制和商霖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丞相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带来的繁荣。后两句“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则直接表达了丞相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忧国忧民,忠诚报国的情怀。最后两句“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以寿酒和举杯为喻,寓意丞相的长寿和国家的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丞相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昨晚听说宣锁的消息,虚皇(皇帝)的关注非常深。这句表达了皇帝对丞相的重视。
- 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三师(重要官员)分别处理汉制的事务,一尺(比喻大量)的商霖(商业繁荣)倾泻而下。这句以汉制和商霖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丞相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带来的繁荣。
- 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虽然头发还未白,但忧虑边疆的事务,依然怀着报国之心。这句直接表达了丞相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忧国忧民,忠诚报国的情怀。
- 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黄封(皇帝赐予的酒)留作寿酒,暂且举杯畅饮。这句以寿酒和举杯为喻,寓意丞相的长寿和国家的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丞相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尺泻商霖”,以商霖比喻商业繁荣。
- 拟人:如“虚皇注意深”,将皇帝的关注拟人化。
- 对仗:如“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对仗工整,表达了丞相的忠诚和忧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丞相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丞相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忠诚报国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丞相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期望。
意象分析:
- 宣锁:象征皇帝的重要决策或命令。
- 虚皇:象征皇帝,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三师:象征重要官员,泛指国家的重要事务。
- 汉制:象征国家的重要事务。
- 商霖:象征商业繁荣。
- 未白:象征年纪尚轻。
- 忧边:象征忧虑边疆的安全。
- 丹:象征忠诚。
- 黄封:象征皇帝赐予的酒,通常用于重要场合。
- 斗杓:象征酒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虚皇”指的是什么? A. 皇帝 B. 神仙 C. 官员 D. 将军
- “三师分汉制”中的“三师”指的是什么? A. 三位老师 B. 三位重要官员 C. 三位将军 D. 三位神仙
- “一尺泻商霖”中的“商霖”比喻什么? A. 商业繁荣 B. 大雨 C. 战争 D. 疾病
- “未白忧边发”中的“未白”指的是什么? A. 头发未白 B. 未成年 C. 未完成 D. 未成功
- “黄封留寿酒”中的“黄封”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的封条 B. 皇帝赐予的酒 C. 黄色的布 D. 黄色的信封
答案:
- A 2. B 3. A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对韦左丞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改革的期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与吴泳的《寿丞相庆七十五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重要官员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改革的期望。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吴泳的《寿丞相庆七十五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改革的期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吴泳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