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时间: 2025-01-19 21:27:32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
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
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
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
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
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
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
牛羊得食人转饥。
日想南朝拜降去。
朝廷有道督府雄,三磁之险风不通。
健儿长鑰及马腹,壮士劲弩当心胸。
帐犀前把石门隘,遥望红旗围尽解。
舆师等第喝银帛,三将同时赐金带。
凯还吹落桃花风,捷书屡奏甘泉宫。
纶巾萧然羽扇净,一字不说平夷功。
离鸿迤逦集中泽,鸦噪山火忙种麦。
七方新堡高插云,腐鼠何能更相嚇。
书生每夕繙青史,争战场中看千古。
狸亡虎灭自有期,天道何尝厌中土。
灰城云亦戈剑明,通衢夜白钟鼓清,更须公归戮力就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朝廷有道督府雄,三磁之险风不通。健儿长鑰及马腹,壮士劲弩当心胸。帐犀前把石门隘,遥望红旗围尽解。舆师等第喝银帛,三将同时赐金带。凯还吹落桃花风,捷书屡奏甘泉宫。纶巾萧然羽扇净,一字不说平夷功。离鸿迤逦集中泽,鸦噪山火忙种麦。七方新堡高插云,腐鼠何能更相嚇。书生每夕繙青史,争战场中看千古。狸亡虎灭自有期,天道何尝厌中土。灰城云亦戈剑明,通衢夜白钟鼓清,更须公归戮力就太平。
白话文翻译:
在祁山的西边对着太白山,战士们弯弓搭箭,怀抱明月。夜晚士兵们点燃烟火宿营,远远看到狼头旗帜上的一颗星熄灭了。第二天早晨,侦察骑兵前来报告,说敌人死在了秦川的道路上。使者前呼后拥地带领大队人马返回,战车和炮车被埋在青草中。黄河口,清水头,无声的呜咽使得河流似乎都停止了流动。军中的遗言更加悲惨,灵夏的名王也被屠杀。中间被掠夺的边民受苦,放牧牛羊吃着庄稼。牛羊有食物吃,人却变得更加饥饿。每天都想着向南朝投降。朝廷有道,督府雄壮,三磁的险阻使得风都无法通过。健儿们用长矛刺穿马腹,壮士们用强弩对着心胸。帐篷前的犀牛把守着石门隘口,远远望去红旗围困已经解除。按照等级赏赐银帛,三位将领同时被赐予金带。胜利归来时吹落了桃花风,捷报频频传到甘泉宫。纶巾萧然,羽扇干净,一字不提平定夷狄的功绩。离群的鸿雁迤逦集中到泽地,乌鸦在山火中忙着种麦。七方新堡高耸入云,腐鼠怎能再相吓。书生每晚翻阅青史,在战场中看千古。狸猫和老虎灭亡自有其时,天道何曾厌弃中土。灰城上云彩也像戈剑一样明亮,通衢大道夜晚白净,钟鼓声清脆,更需要您归来共同努力实现太平。
注释:
字词注释:
- 祁山: 山名,位于今甘肃省。
- 太白: 山名,位于陕西省。
- 弯弓抱明月: 形容战士英勇。
- 狼头一星灭: 指敌军的旗帜或信号熄灭,象征敌人溃败。
- 秦川道: 指秦地的道路。
- 牌使: 使者,传达命令的人。
- 鹅车砲: 战车和炮车。
- 灵夏名王: 指灵州和夏州的名王,古代地名。
- 三磁之险: 指地势险要。
- 长鑰: 长矛。
- 劲弩: 强弩。
- 帐犀: 帐篷前的犀牛,象征坚固的防御。
- 红旗围尽解: 指敌人的包围被解除。
- 纶巾: 古代文人的头巾。
- 羽扇: 文人的扇子。
- 平夷功: 平定外族的功绩。
- 离鸿: 离群的鸿雁。
- 七方新堡: 新建的堡垒。
- 腐鼠: 比喻无用或卑微的东西。
- 繙青史: 翻阅历史书籍。
- 狸亡虎灭: 比喻敌人灭亡。
- 灰城: 指被战火摧毁的城市。
- 通衢: 大道。
- 戮力: 共同努力。
典故解析:
- 狼头一星灭: 可能暗指敌军的溃败或信号熄灭,象征战斗的胜利。
- 灵夏名王亦屠戮: 指灵州和夏州的名王被屠杀,反映战争的残酷。
- 朝廷有道督府雄: 指朝廷治理有方,督府强大,反映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 纶巾萧然羽扇净: 形容文人淡泊名利,不炫耀功绩。
- 狸亡虎灭自有期: 比喻敌人灭亡是必然的,反映天道的公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关注时事,善于描绘战争场面,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斗的胜利,以及战后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战士的英勇、敌人的溃败、战后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节奏,描绘了一场战斗的胜利和战后的和平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中“战士弯弓抱明月”等句,形象生动,展现了战士的英勇。而“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等句,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
- 描绘战士在祁山和太白山之间的英勇姿态。
- 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
- 描述夜晚士兵宿营的情景,以及敌军溃败的信号。
- 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
- 报告敌军在秦川道上的死亡,预示战斗的胜利。
- 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
- 描述战后使者带领大队人马返回,战车和炮车被埋在青草中。
- 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
- 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
- 描述战争的残酷,名王被屠杀,遗言悲惨。
- 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
- 描述边民受苦,牛羊吃庄稼,人却饥饿。
- 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
- 表达边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向往。
- 朝廷有道督府雄,三磁之险风不通。
- 描述朝廷治理有方,督府强大,地势险要。
- 健儿长鑰及马腹,壮士劲弩当心胸。
- 描绘战士的英勇和战斗的激烈。
- 帐犀前把石门隘,遥望红旗围尽解。
- 描述战后的和平景象,敌人的包围被解除。
- 舆师等第喝银帛,三将同时赐金带。
- 描述战后的赏赐,将领被赐予金带。
- 凯还吹落桃花风,捷书屡奏甘泉宫。
- 描述胜利归来的喜悦和捷报频传。
- 纶巾萧然羽扇净,一字不说平夷功。
- 形容文人淡泊名利,不炫耀功绩。
- 离鸿迤逦集中泽,鸦噪山火忙种麦。
- 描述战后的和平景象,乌鸦在山火中忙着种麦。
- 七方新堡高插云,腐鼠何能更相嚇。
- 描述新建的堡垒高耸入云,无用之物无法相吓。
- 书生每夕繙青史,争战场中看千古。
- 描述书生翻阅历史,在战场中看千古。
- 狸亡虎灭自有期,天道何尝厌中土。
- 比喻敌人灭亡是必然的,反映天道的公正。
- 灰城云亦戈剑明,通衢夜白钟鼓清,更须公归戮力就太平。
- 描述战后的和平景象,呼吁共同努力实现太平。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战士弯弓抱明月”,“狼头一星灭”,“狸亡虎灭自有期”。
- 拟人: 如“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
- 对仗: 如“健儿长鑰及马腹,壮士劲弩当心胸”。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斗的胜利和战后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节奏,展现了战士的英勇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战士弯弓抱明月: 形象生动,展现了战士的英勇。
- 狼头一星灭: 象征敌军溃败,预示战斗的胜利。
- 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 寓情于景,表达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灵夏名王亦屠戮: 反映战争的残酷,名王被屠杀。
- 纶巾萧然羽扇净: 形容文人淡泊名利,不炫耀功绩。
- 狸亡虎灭自有期: 比喻敌人灭亡是必然的,反映天道的公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战士弯弓抱明月”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战士在夜晚宿营 B. 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姿态 C. 战士在休息时的情景 D. 战士在训练时的情景
-
“狼头一星灭”象征什么? A. 敌军溃败 B. 战斗的开始 C. 夜晚的宁静 D. 战士的牺牲
-
诗中“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战士的敬佩 D. 对敌人的憎恨
-
“纶巾萧然羽扇净”形容了什么? A. 战士的英勇 B. 文人的淡泊名利 C. 战斗的激烈 D. 战后的和平景象
-
诗的最后一句“更须公归戮力就太平”呼吁什么? A. 战士继续战斗 B. 文人参与政治 C. 共同努力实现太平 D. 敌人投降
答案:
- B
- A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 王昌龄的《出塞》: 描绘了边塞战士的英勇和战争的残酷。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吴泳的《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两者都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吴泳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战斗的胜利和战后的和平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战争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