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7:38:35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

梦中何日是归期?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

蕙炉香烬漏声迟。

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梦中何日是归期?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蕙炉香烬漏声迟。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瓣纷纷落下,春天仿佛没有主人,过去的寒冷依旧留恋着屏风。梦中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呢?那金碧辉煌的殿堂,仿佛在空中追逐着彩云。烟雾缭绕的月亮并不知道人间的事务,夜深时分,月光照在花枝上。蕙草香炉的香烬微弱,滴答的漏声显得缓慢。朦胧的灯火下,我在残醉中快要醒来。

注释

  • 乱红:指春天掉落的花瓣,形容花的凋零。
  • 窣地:形容花瓣落地的声音,带有轻微的声响。
  • 宿寒:指往日的寒冷,留恋于温暖的环境。
  • 玉台金屋:比喻豪华的居所。
  • 烟月:指雾气笼罩下的月亮,象征朦胧的情感。
  • 蕙炉:盛香的炉子,蕙草有香气,用来形容香气缭绕。
  • 阑珊灯火:微弱的灯光,形容夜晚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清代诗人,字子云,号白云,生于1720年,卒于1783年。其诗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以优雅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之时。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反映出在美好外表下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项鸿祚的《临江仙四首 其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也有对无常人生的感叹。诗中“乱红窣地春无主”开篇便以感叹的语气引入,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凋零与孤寂。接着,诗人通过“梦中何日是归期”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暗示了对生活的迷茫与不安。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则以梦幻般的意象描绘了理想中的生活,但这种理想似乎遥不可及,成为空中的幻影。接下来的“烟月不知人事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感,月亮照耀着花枝,却无意了解人间的悲欢离合,反而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人世的思考。

最后几句“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微弱灯光和醉意渐消的瞬间,象征着现实的清醒与梦幻的破灭。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交织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红窣地春无主:春天的花瓣落地,显得无主无依。
  • 宿寒还恋屏帏:春天的温暖似乎依然被往日的寒冷所牵绊。
  • 梦中何日是归期:在梦中,归来的日子何时才能到来?
  •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华丽的居所如同空中的彩云,无法触及。
  • 烟月不知人事故:朦胧的月亮对人世的变迁毫不在意。
  • 夜深来照花枝:深夜的月光洒在花枝上,映照着孤独。
  • 蕙炉香烬漏声迟:香炉中的余烬,滴答声显得缓慢而孤寂。
  • 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微弱的灯火下,醉意未醒,带来无尽的思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的生活比作“玉台金屋”,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将“烟月”拟人化,体现出自然对人世情感的无知。
  • 对仗:如“阑珊灯火,残醉欲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但同时也暗示着短暂的美好。
  • :象征孤独和无常,月亮的变化与人生的变迁相呼应。
  • 灯火:象征生活的微弱和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红”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绿叶 C. 树枝
    答案:A

  2. “梦中何日是归期?”中的“归期”意指什么? A. 回家的日子 B. 旅途的结束 C. 理想的实现
    答案:A

  3. “烟月不知人事故”中的“人事故”指的是什么? A. 人间的纷争 B. 人间的悲欢离合 C. 人间的美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项鸿祚的这首诗可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而项鸿祚则是含蓄而柔和,展现了一种细腻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基础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