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春日过访友人村居值其往郡城题词壁间而去 友人城居为余比邻》
时间: 2025-01-19 19:57: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春日过访友人村居值其往郡城题词壁间而去 友人城居为余比邻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早起隔墙花弄影,
忽然空馆相思。
邻家已换燕空飞。
许多惆怅事,
诉与落红知。
百里烟航遥访戴,
柴门锁向春矶。
沈吟暗咏壁间诗。
径开山以麓,
村在水之湄。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早起,隔着墙壁,花影在阳光下摇曳。忽然感到空荡荡的馆舍中充满了思念。邻家的燕子已经迁走,空中只剩下飞翔的身影。许多忧愁的事情,诉说给那些落花知道。远道而来的烟雾中,我想要去拜访戴友。柴门锁住,春天的河岸显得静谧。我独自沉吟,默默吟诵着墙上的诗句。小路通向山麓,村庄依偎在水边。
注释
- 弄影:形容花影摇动,生动形象。
- 空馆:指空荡荡的房舍,带有孤独的感觉。
- 惆怅:忧伤、惆怅的情绪。
- 诉与落红知:这里的“落红”指的是落下的花瓣,暗指知心的倾诉对象。
- 百里烟航:形容远道而来的旅途,烟雾缭绕,意境悠远。
- 柴门:小村庄的门,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封闭。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落红知”可理解为一种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在古代诗歌中,自然常常与人的情感相连,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595-1654),字子桢,号听松,山西介休人,清代初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友人和乡村生活的深情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日,诗人前往友人村居游览,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清晨的沉思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早起隔墙花弄影”,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花影摇曳,带来一丝温馨的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忽然空馆相思”,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惆怅,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深刻。接着,诗人提到“邻家已换燕空飞”,不仅描绘出燕子迁徙的自然现象,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友谊的变迁。
接下来的“许多惆怅事,诉与落红知”,则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落花似乎成了他心灵的寄托,诉说着那些难以言说的忧愁。诗中“百里烟航遥访戴”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而“柴门锁向春矶”则通过宁静的场景,反衬出内心的孤独。最后,诗人以“径开山以麓,村在水之湄”收尾,再次展现自然美与人情美的交融,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给予读者一种悠远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起隔墙花弄影:描述清晨起床,透过墙壁看到花影摇曳,营造出春日的生机。
- 忽然空馆相思:突显出孤独与思念的感受。
- 邻家已换燕空飞:燕子迁走,暗示时间流逝与亲近关系的变化。
- 许多惆怅事,诉与落红知: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对自然的倾诉。
- 百里烟航遥访戴:渴望与友人重聚,表达对友谊的眷恋。
- 柴门锁向春矶:描绘安静的乡村景象,反映孤独。
- 沈吟暗咏壁间诗:独自沉吟,暗自感慨,体现诗人的思考。
- 径开山以麓,村在水之湄:最后以自然景色结束,展现乡村的宁静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弄影”,用花影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落花被赋予了知心的角色,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百里烟航”和“柴门锁向春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春天与生机,寓意美好与希望。
- 燕:象征离去与思念,反映人际关系的变化。
- 落红:象征忧伤与哀愁,寄托诗人的情感。
- 烟航:象征远方的旅途,带有思乡之情。
- 村:象征宁静与安逸,代表乡村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A. 落下的花瓣
B. 飘落的雪花
C. 飘散的云彩
D. 变色的树叶 -
诗人最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无奈 -
“百里烟航遥访戴”中的“烟航”指的是什么? A. 烟雾缭绕的航行
B. 烟花的舞动
C. 烟雾弥漫的景象
D. 烟草的香味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临江仙》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雨的滋润与生命的勃发,而《临江仙》则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