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王隐者山居(一作赠隐者) 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 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
白话文翻译: 石室中打扫得一尘不染,人间与此地截然分开。 南浦的树木仿佛飞来,半似华山的云雾。 纷繁的世间有多少事,先生您应该不会听到。 寒山被西下的太阳照满,空旷地映照着成群的大雁。
注释:
- 石室:指隐者居住的山洞或简陋居所。
- 人寰:人间,尘世。
- 南浦树:指南边的树木,此处可能指隐者居所附近的树木。
- 华山云:华山的云雾,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常被用来象征高远和隐逸。
- 浮世:纷扰的尘世。
- 先生:对隐者的尊称。
- 寒山:寒冷的山岭。
- 西日:西下的太阳。
- 空照:空旷地映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赠给一位隐者的,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者居所的描绘,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首句“石室扫无尘”即表现了隐者居所的洁净与简朴,与尘世形成鲜明对比。后句“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隐者的生活环境与高远的华山云雾相联系,增强了隐逸的意境。末句“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则以寒山、西日、雁群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隐者超然物外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室扫无尘”:描绘隐者居所的洁净,象征隐者心灵的纯净。
- “人寰与此分”:强调隐者与尘世的隔离,表达隐者超脱尘世的态度。
- “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隐者的生活环境与高远的华山云雾相联系,增强了隐逸的意境。
-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表达隐者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暗示隐者不问世事。
- “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以寒山、西日、雁群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隐者超然物外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中的“半是华山云”比喻隐者居所的高远与隐逸。
- 拟人:“寒山满西日”中的“满”字赋予西日以人的动作,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通过描绘隐者居所的洁净与高远,以及隐者超然物外的情感,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超脱的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 石室:象征隐者居所的简朴与洁净。
- 华山云:象征高远与隐逸。
- 寒山、西日、雁群:共同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石室”指的是什么? A. 隐者居住的山洞或简陋居所 B. 华山的山洞 C. 南浦的树木 答案:A
-
“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中的“华山云”象征什么? A. 高远与隐逸 B. 尘世的纷扰 C. 隐者的居所 答案:A
-
诗的末句“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隐者对尘世的留恋 B. 隐者超然物外的情感 C. 诗人对隐者的羡慕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于武陵的《赠王隐者山居》都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环境,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宁静与和谐,而于武陵的诗则更强调隐者与尘世的隔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于武陵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