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道士》

时间: 2025-01-19 20:00:22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王道士 于武陵 〔唐代〕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在市集和朝廷的路上奔波,何时才能摆脱这无尽的辛劳。 不愿追随那些炼丹求仙的人,最终只会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纷扰的世间度过千年,而在桃源仙境却只如一春。 归来时在华表之上,应该会嘲笑那些埋葬在北邙的尘土。

注释:

  • 市朝路:指市集和朝廷,代表世俗的纷扰。
  • 丹灶客:指炼丹求仙的人。
  •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
  • 浮世:指纷扰的世间。
  • 桃源:指理想中的仙境,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这里指高耸的标志物。
  • 北邙尘:指埋葬在北邙山的尘土,北邙山是古代著名的墓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对王道士的赠言,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到疲惫,向往超脱世俗的仙境生活时。通过赠诗给王道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世俗与仙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日复一日辛劳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中间两句通过对“浮世”与“桃源”的对比,强调了仙境生活的短暂与美好。最后两句以归来华表上的视角,嘲笑了世俗的尘土,体现了对超脱的渴望和对世俗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世俗与仙境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表达了作者对日复一日辛劳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2.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表明作者不愿追随那些炼丹求仙的人,最终只会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3.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通过对“浮世”与“桃源”的对比,强调了仙境生活的短暂与美好。
  4.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以归来华表上的视角,嘲笑了世俗的尘土,体现了对超脱的渴望和对世俗的批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浮世”与“桃源”的对比,强调了仙境生活的美好与世俗生活的辛劳。
  • 拟人:“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中的“笑”字赋予了华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世俗与仙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市朝路:代表世俗的纷扰。
  • 丹灶客:代表炼丹求仙的人。
  • 浮世:代表纷扰的世间。
  • 桃源:代表理想中的仙境。
  • 华表:代表高耸的标志物。
  • 北邙尘:代表埋葬的尘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桃源”指的是什么? A. 现实中的地方 B. 理想中的仙境 C. 古代的墓地 答案:B

  2. 作者通过“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认同 B. 对世俗的嘲笑 C. 对世俗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桃源行》:通过对桃源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于武陵的诗更多了一层对世俗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于武陵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可以作为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