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农家 颜仁郁 〔唐代〕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白话文翻译: 半夜时分,农夫呼唤儿子趁着黎明去耕田,瘦弱的牛因为力气不足,行走起来越来越艰难。当时的人们不理解农家的辛苦,还以为田里的谷物是自己长出来的。
注释:
- 夜半:半夜。
- 呼儿:呼唤儿子。
- 趁晓耕:趁着黎明去耕田。
- 羸牛:瘦弱的牛。
- 无力:力气不足。
- 渐艰行:行走起来越来越艰难。
- 时人:当时的人们。
- 不识:不理解。
- 农家苦:农家的辛苦。
- 将谓:还以为。
- 田中谷自生:田里的谷物是自己长出来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仁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农家生活和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农家生活的艰辛,通过描绘半夜耕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半夜耕田的场景,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诗中“夜半呼儿趁晓耕”一句,既表现了农夫的勤劳,也暗示了农家的贫困和无奈。“羸牛无力渐艰行”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艰辛,通过牛的形象,传达了农家的困境。最后两句“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农家辛苦的无知和漠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半呼儿趁晓耕”:这句描绘了农夫半夜呼唤儿子去耕田的情景,表现了农家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 “羸牛无力渐艰行”:这句通过牛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农家的困境,牛的无力象征着农家的贫困和无奈。
- “时人不识农家苦”:这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农家辛苦的无知和漠视。
- “将谓田中谷自生”:这句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农家辛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修辞手法:
- 拟人:“羸牛无力渐艰行”中,将牛拟人化,通过牛的形象传达了农家的困境。
- 对比:“夜半呼儿趁晓耕”与“时人不识农家苦”形成对比,突出了农家的勤劳和社会的无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揭示农家生活的艰辛和社会对农家辛苦的无知和漠视,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夜半:象征着农家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 羸牛:象征着农家的贫困和无奈。
- 田中谷自生:象征着社会对农家辛苦的无知和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羸牛无力渐艰行”中的“羸牛”指的是什么? A. 强壮的牛 B. 瘦弱的牛 C. 老牛
- 诗中“时人不识农家苦”中的“时人”指的是什么? A. 农夫 B. 当时的人们 C. 诗人
- 诗中“将谓田中谷自生”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谷物是自己长出来的 B. 农夫不懂得耕种 C. 社会对农家辛苦的无知和漠视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通过描绘农夫的辛苦,表达了对农家的同情。
- 《观刈麦》白居易:通过描绘麦收的场景,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诗词对比:
- 《悯农》李绅:与颜仁郁的《农家》相似,都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但李绅的诗更侧重于对农家的同情。
- 《观刈麦》白居易:与颜仁郁的《农家》相比,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描绘具体的农事活动,但同样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收录了颜仁郁的《农家》和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诗歌。
- 《中国古代农业诗选》:收录了多首反映农家生活的诗歌,有助于了解古代农业和农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