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

时间: 2025-01-19 17:26:46

晚岁多悲风,江湖浪峥嵘。

扁舟渺无依,日暮犹孤征。

重岗拥滞协,迥隰飘浮霙。

系舟古岸边,缆断舟复横。

天寒鸿雁稀,滞留知旅情。

颓崖震林谷,客子心夜惊。

披衣待清晓,缺月西南明。

远游多所怀,益遣归思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阻风 刘子翚 〔宋代〕 晚岁多悲风,江湖浪峥嵘。扁舟渺无依,日暮犹孤征。重岗拥滞协,迥隰飘浮霙。系舟古岸边,缆断舟复横。天寒鸿雁稀,滞留知旅情。颓崖震林谷,客子心夜惊。披衣待清晓,缺月西南明。远游多所怀,益遣归思盈。

白话文翻译:

晚年多感悲风,江湖波浪险峻。小船孤零零无依,日暮时分仍在孤独航行。重重山岗拥塞,远处的低地飘浮着雪花。将船系在古老的岸边,缆绳断裂船只又横了过来。天气寒冷,鸿雁稀少,滞留异地体会旅人的情感。崩塌的山崖震动林谷,旅人夜里心惊胆战。披上衣裳等待天明,缺月在西南方向明亮。远行多有思绪,更加增添了归乡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峥嵘:形容波浪高耸险峻。
  • 扁舟:小船。
  • 滞协:拥塞不通。
  • 迥隰:远处的低地。
  • 飘浮霙:飘浮的雪花。
  • 颓崖:崩塌的山崖。
  • 客子:旅人。
  • 缺月:不圆的月亮。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歌中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著称。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旅途艰辛和孤独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遭遇风浪,船只受阻,作者在孤独与困境中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湖的险峻、船只的无依、天气的寒冷以及旅途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在晚年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诗中“扁舟渺无依”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江湖中的孤独无助,而“天寒鸿雁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岁多悲风”:晚年多感悲风,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江湖浪峥嵘”:江湖波浪险峻,描绘了旅途的艰难。
  • “扁舟渺无依”:小船孤零零无依,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
  • “日暮犹孤征”:日暮时分仍在孤独航行,加深了孤独的氛围。
  • “重岗拥滞协”:重重山岗拥塞,描绘了旅途的阻塞。
  • “迥隰飘浮霙”:远处的低地飘浮着雪花,增添了寒冷的氛围。
  • “系舟古岸边”:将船系在古老的岸边,描绘了旅途的暂时停歇。
  • “缆断舟复横”:缆绳断裂船只又横了过来,表达了旅途的不顺。
  • “天寒鸿雁稀”:天气寒冷,鸿雁稀少,表达了孤独与思乡。
  • “滞留知旅情”:滞留异地体会旅人的情感,加深了对旅途的感悟。
  • “颓崖震林谷”:崩塌的山崖震动林谷,描绘了旅途的危险。
  • “客子心夜惊”:旅人夜里心惊胆战,表达了内心的恐惧。
  • “披衣待清晓”:披上衣裳等待天明,表达了等待与希望。
  • “缺月西南明”:缺月在西南方向明亮,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远游多所怀”:远行多有思绪,表达了旅途中的思绪。
  • “益遣归思盈”:更加增添了归乡的思念,表达了强烈的归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湖浪峥嵘”比喻旅途的艰难。
  • 拟人:“扁舟渺无依”拟人化小船,表达孤独感。
  • 对仗:“重岗拥滞协,迥隰飘浮霙”对仗工整,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晚年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与思乡的强烈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旅途的艰难。
  • 扁舟:象征孤独无助。
  • 日暮:象征时光的流逝。
  • 重岗:象征旅途的阻塞。
  • 飘浮霙:象征寒冷与孤独。
  • 缺月:象征不圆满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扁舟渺无依”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无助 B. 旅途愉快 C. 天气寒冷 答案:A

  2. 诗中“天寒鸿雁稀”一句中的“鸿雁”象征什么? A. 旅途的艰难 B. 孤独与思乡 C. 天气的寒冷 答案:B

  3. 诗中“益遣归思盈”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旅途的厌倦 B. 对归乡的强烈思念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旅夜书怀》: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
  • 王维《送别》: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

诗词对比:

  • 刘子翚《阻风》与杜甫《旅夜书怀》:两者都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但刘子翚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诗作,有助于对比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