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括苍冯公岭二首》

时间: 2025-01-19 17:39:52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 曹豳 〔宋代〕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草原千里迢迢绿意盎然,水宿山行真是耐劳。 最让人忧愁的是那最奇特险峻的,冯公岭的山峰与浙江的潮水。

注释:

  • 平芜:广阔的草原。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水宿山行:指在水边宿营,在山中行走,形容旅途的艰辛。
  • 耐劳:能够忍受劳累。
  • 愁人:使人感到忧愁。
  • 奇崛:奇特险峻。
  • 冯公之巘:指冯公岭的山峰。
  • 浙江潮:指浙江的潮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豳(约1080-1148),字子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旅途的艰辛,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经过括苍冯公岭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艰辛的体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豳在旅途中经过括苍冯公岭时所作。括苍冯公岭位于浙江省,地势险峻,景色奇特。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旅途的艰辛。首句“平芜千里绿迢迢”,通过“平芜”和“绿迢迢”两个意象,展现了广阔草原的绿意盎然和遥远的感觉。第二句“水宿山行好耐劳”,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这种艰辛的忍受。后两句“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通过“愁人”和“奇崛”两个词语,强调了冯公岭的险峻和浙江潮水的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忧愁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芜千里绿迢迢:这句诗描绘了广阔草原的绿意盎然和遥远的感觉。通过“平芜”和“绿迢迢”两个意象,展现了草原的广阔和绿意。
  2. 水宿山行好耐劳:这句诗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这种艰辛的忍受。通过“水宿山行”和“好耐劳”两个词语,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耐劳精神。
  3. 最是愁人最奇崛:这句诗通过“愁人”和“奇崛”两个词语,强调了冯公岭的险峻和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忧愁和感慨。
  4. 冯公之巘浙江潮:这句诗通过“冯公之巘”和“浙江潮”两个意象,描绘了冯公岭的山峰和浙江的潮水,强调了这些景色的壮观和诗人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平芜千里绿迢迢”中的“绿迢迢”,将草原的绿意比喻为遥远的感觉。
  • 拟人:通过“最是愁人最奇崛”中的“愁人”,将冯公岭的险峻拟人化为使人感到忧愁。
  • 对仗:通过“平芜千里绿迢迢”和“水宿山行好耐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草原、山峰和潮水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和对旅途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平芜:广阔的草原,象征着自然的广阔和绿意。
  • 绿迢迢:遥远的感觉,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 水宿山行:在水边宿营,在山中行走,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耐劳精神。
  • 愁人:使人感到忧愁,象征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忧愁和感慨。
  • 奇崛:奇特险峻,象征着冯公岭的险峻和壮观。
  • 冯公之巘:冯公岭的山峰,象征着自然景色的壮观和诗人的感慨。
  • 浙江潮:浙江的潮水,象征着自然景色的壮观和诗人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芜千里绿迢迢”描绘了什么景色? A. 山峰 B. 草原 C. 潮水 D. 森林

  2. 诗中“水宿山行好耐劳”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快乐 B. 旅途的艰辛 C. 自然的美丽 D. 自然的险峻

  3. 诗中“最是愁人最奇崛”中的“愁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自然景色 C. 旅途的艰辛 D. 冯公岭的险峻

  4. 诗中“冯公之巘浙江潮”描绘了什么? A. 山峰和潮水 B. 草原和潮水 C. 山峰和森林 D. 草原和森林

答案:

  1. B
  2. B
  3. D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杜甫的《望岳》:描绘山峰的壮观,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豳的《题括苍冯公岭二首》: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而曹豳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旅途的艰辛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豳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