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清叟题会江驿》

时间: 2025-01-19 17:48:40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

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

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

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徐清叟题会江驿 曹豳 〔宋代〕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 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 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 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白话文翻译:

还没有到达桐江之上,就已经开始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 水光在明亮的月光下闪烁,山影在夕阳的西边摇曳。 道存在于行动与隐逸之中,身体轻盈,得失平等。 再从高处俯瞰,反而觉得道路并不迷茫。

注释:

字词注释:

  • 桐江:指浙江桐庐县境内的桐江。
  • 旧隐栖:指旧时的隐居之地。
  • 水光明月夜:形容夜晚水面上月光下的美景。
  • 山影夕阳西:形容夕阳下山影的美景。
  • 道在行藏逸:道既存在于行动中,也存在于隐逸中。
  • 身轻得丧齐:身体轻盈,得失看得很平等。
  • 更从高处看:再从更高的角度来看。
  • 转觉路非迷:反而觉得道路并不迷茫。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豳,字伯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豳和徐清叟的诗作,徐清叟原诗已佚。曹豳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描绘了夜晚和黄昏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后两句“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认为道既存在于行动中,也存在于隐逸中,而身体轻盈,得失看得很平等。最后两句“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则表达了诗人从更高角度审视人生,发现道路并不迷茫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诗人还未到达桐江,就已经开始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 “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描绘了夜晚和黄昏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3. “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认为道既存在于行动中,也存在于隐逸中,而身体轻盈,得失看得很平等。
  4. “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表达了诗人从更高角度审视人生,发现道路并不迷茫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光明月夜”比喻夜晚的美景,“山影夕阳西”比喻黄昏的美景。
  • 对仗:“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认为道既存在于行动中,也存在于隐逸中,而身体轻盈,得失看得很平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光:夜晚水面上月光下的美景。
  • 山影:夕阳下山影的美景。
  • 明月夜:夜晚的美景。
  • 夕阳西:黄昏的美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光明月夜”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美景? A. 早晨 B. 中午 C. 夜晚 D. 黄昏

  2. 诗中“道在行藏逸”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道只存在于行动中 B. 道只存在于隐逸中 C. 道既存在于行动中,也存在于隐逸中 D. 道不存在于行动和隐逸中

  3. 诗中“身轻得丧齐”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身体沉重,得失看得很重 B. 身体轻盈,得失看得很重 C. 身体轻盈,得失看得很平等 D. 身体沉重,得失看得很平等

答案: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豳的《和徐清叟题会江驿》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而曹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