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二首
作者: 杨万里
一代名臣张右丞,
玉山头作紫霄亭。
如今再得戴安道,
拈出旧时山色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曾经有位杰出的名臣张右丞,他在玉山上建造了紫霄亭。如今再有戴安道这位知县,他再次展现了昔日的青山绿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名臣:杰出的官员。
- 张右丞:指张耒,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 玉山:指江西的玉山。
- 紫霄亭:亭子的名字,象征高洁和雅致。
- 戴安道:指戴在伯,是这首诗的主题人物,意指他在地方上的治理。
典故解析:
- 张右丞:张耒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事迹在诗中被提及,表示对其的敬仰。
- 紫霄亭:与古代文人雅集相关,亭子常是文人墨客吟咏之地,象征着文人的高尚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担任舒州宿松知县期间,借助紫霄亭的重建,表达了对历史名臣的敬意以及对当今治水兴山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紫霄亭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当前政治的期许。首先,诗人提到张右丞的丰功伟绩,强调了历史名臣对地方发展的贡献;接着,戴安道的出现则是对现任知县的赞美,暗示着他也有继承前人之志的潜力。整首诗的气韵流畅,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生动气息。诗中“拈出旧时山色青”的说法,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代名臣张右丞:开头提到历史名臣张耒,表明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玉山头作紫霄亭:指出张右丞在玉山上建造紫霄亭,象征其政绩卓越。
- 如今再得戴安道:转而提到现任知县戴安道,表达对他治理的期待。
- 拈出旧时山色青:结尾以“山色青”收束,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治理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名臣”与“安道”,“玉山”与“旧时”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紫霄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建筑,也是古代文人雅集的象征,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山水秀美的向往以及对后任知县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霄亭:象征文化与历史的聚集地,代表了文人的理想。
- 山色青: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寓意着希望与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右丞是哪个朝代的名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
紫霄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战争
B. 文人雅集
C. 商业繁荣 -
诗中提到的“山色青”代表什么? A. 历史遗迹
B. 自然美景与希望
C. 政治腐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宁静。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