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正议见贻》
时间: 2025-01-19 19:15: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李正议见贻
作者:韩维
如公举世几何人,八十年龄自在身。
处俗不绕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尘。
逢僧便出衣中宝,待士多陈席上珍。
火宅未须生厌苦,不离当处岂非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俗的看淡。诗人提到,像公这样的人在世上有多少呢?即便活到八十岁,依然能自在地生活。身处世俗环境,却不被外物所缠绕,心中能够容纳哪怕一微小的尘埃。遇到和尚时,总是愿意拿出衣服里珍贵的宝物,待客时也能在席上呈现美好的珍品。在这个火宅般的世间,不必对生活的苦恼感到厌倦,因为不离开当下的处境,恰恰是一种神圣的存在。
注释
- 如公:指代某位高洁的人。
- 八十年龄:活到八十岁。
- 诸有相:指世间的一切事物。
- 微尘:比喻细小的烦恼或杂事。
- 火宅:比喻世间的苦难与烦恼。
- 岂非神:难道不是一种神圣的状态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公度,号少游,宋代诗人,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正议赠送给韩维的场合,表达了诗人对李正议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哲学思考。首句“如公举世几何人”,引入了对高洁之人稀少的感慨,接着以“八十年龄自在身”说明,即使人活到八十,依然可以心境自在,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一过程中,既感慨世俗的纷扰,又强调持心的重要。他不被外物所缠绕,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逢僧便出衣中宝”一句,传达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的理解,遇到高人时愿意分享内心的宝藏;而“待士多陈席上珍”则体现了诗人的待人之道,善待朋友,乐于分享。最后两句“火宅未须生厌苦,不离当处岂非神”,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敬畏,正是人生的智慧所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如公举世几何人”:感叹有多少人如你般高洁。
- “八十年龄自在身”:活到八十岁也能自在。
- “处俗不绕诸有相”:在世俗中不受物质束缚。
- “持心肯受一微尘”:心中能包容一点小烦恼。
- “逢僧便出衣中宝”:遇到高人愿意分享。
- “待士多陈席上珍”:待人热情,珍惜友谊。
- “火宅未须生厌苦”:在世间不必厌烦苦难。
- “不离当处岂非神”:不离当下即是神圣的存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比作“火宅”。
- 对仗:如“逢僧便出衣中宝,待士多陈席上珍”。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倡导以一种高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难。
意象分析
- “公”:象征高洁的人。
- “微尘”:象征生活中的小烦恼。
- “火宅”:象征世间的苦难与纷扰。
- “衣中宝”:象征内心真实而珍贵的财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命的苦难
- B. 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C. 友谊的重要性
-
诗中“火宅”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建筑
- B. 世间的苦难
- C. 心灵的安宁
-
韩维的写作风格如何?
- A. 豪放激昂
- B. 清新隽永
- C. 哀伤忧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韩维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韩维更倾向于表达一种哲学性和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诗中的自然意象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韩维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