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紫竹林禅院》

时间: 2025-01-08 00:55:28

丁东檐铎雨初晴,云磴盘空接太清。

破殿一门吞岭色,小亭终古走江声。

渔樵来往能行意,仙佛虚无易得名。

石上棋残人散后,隔林落日挂铜钲。

意思解释

游紫竹林禅院

原文展示:

丁东檐铎雨初晴,云磴盘空接太清。
破殿一门吞岭色,小亭终古走江声。
渔樵来往能行意,仙佛虚无易得名。
石上棋残人散后,隔林落日挂铜钲。

白话文翻译:

雨后初晴,檐下的钟声轻轻响起,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相接。
破旧的庙宇大门吞没了远山的色彩,小亭子在此静静伫立,听着江水的声音流淌。
渔夫和樵夫的往来足见这里的宁静与和谐,仙佛的名号在此却显得虚无缥缈。
棋盘上残留的棋子,旁边的人已经散去,隔着树林,夕阳如铜钲般挂在天边。

注释:

  • 丁东:指钟声,形容清脆悦耳。
  • :古代一种有声乐器,这里指钟。
  • 云磴盘空:云雾缭绕如阶梯般盘绕,接近苍天。
  • 吞岭色:形容庙门的颜色融入远山的色彩,隐约难辨。
  • 江声:江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 渔樵:指渔夫和樵夫,常用以象征田园生活。
  • 虚无易得名:指仙佛的名号在此地方显得不实在。
  • 棋残人散:指棋局未完,人已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正澍,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游览紫竹林禅院时,诗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紫竹林禅院的静谧与雅致。开篇以“丁东檐铎雨初晴”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气息,钟声的回响让人感到宁静的氛围。接着“云磴盘空接太清”,诗人通过云雾与高空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境地。

“破殿一门吞岭色,小亭终古走江声”中,诗人通过对庙宇和小亭的描写,展现了古老与自然的融合。庙宇虽破旧,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小亭旁的江水声则为这个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动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后两联“渔樵来往能行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渔夫与樵夫的往来,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生活中的自在与逍遥。最后“石上棋残人散后”则引发人对过去的思索,棋局未完,象征着未竟的理想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人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丁东檐铎雨初晴:雨后钟声清晰响起,描绘出清新明媚的天气。
  2. 云磴盘空接太清:形容缭绕的云雾与高空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感觉。
  3. 破殿一门吞岭色:古老庙宇的门口与远山融为一体,体现历史的深厚。
  4. 小亭终古走江声:小亭静谧地聆听着江水的声音,象征岁月的流逝。
  5. 渔樵来往能行意:渔夫和樵夫的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 仙佛虚无易得名:仙佛的名号显得不实际,反映了人对超脱的向往。
  7. 石上棋残人散后:棋局未完成,人已离去,忧伤与思索交织。
  8. 隔林落日挂铜钲:夕阳透过树林,仿佛铜钲一般挂在天边,富有视觉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磴盘空接太清”将云比作阶梯,形象生动。
  • 拟人:如“小亭终古走江声”,赋予小亭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和超脱境界的渴望,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宁静。
  • 云磴:代表自然的变幻与神秘。
  • 破殿:象征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小亭:象征静谧的避世之所。
  • :象征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丁东檐铎”指的是哪种声音? A. 鸟鸣
    B. 钟声
    C. 风声
    答案:B

  2. “渔樵”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商人
    B. 田园生活的人
    C. 学者
    答案:B

  3. 诗中“隔林落日挂铜钲”是形容什么? A. 天边的星星
    B. 夕阳的美丽
    C. 河流的声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对自然和人生活的影响,情感基调不同,但皆有对自然的深切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