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福寺》

时间: 2025-01-08 01:02:54

落日沈江破水痕,石梯百级凿崖根。

空山云与人争路,破寺风随虎打门。

画壁丹青尘漠漠,庭墀松桧雨昏昏。

支公鹰马真神骏,此意何人可细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日沈江破水痕,石梯百级凿崖根。
空山云与人争路,破寺风随虎打门。
画壁丹青尘漠漠,庭墀松桧雨昏昏。
支公鹰马真神骏,此意何人可细论。

白话文翻译:

落日沉入江面,水面泛起涟漪,
百级石梯凿在悬崖根部。
空山中云雾与人争道,
破旧的寺庙里风声随虎啸而来。
画壁上的丹青似乎蒙上了灰尘,
庭院里松树和柏树在昏暗的雨中摇曳。
支公的鹰马真是神骏,
这样的情意又有谁能细细品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江:日落时分,太阳沉入江水。
  • 破水痕:水面因落日而产生的涟漪。
  • 石梯百级:指凿在悬崖上的台阶,有百级之多。
  • 空山云:空旷的山中,云雾弥漫。
  • 破寺:破旧的寺庙。
  • 支公:指支道林,古代著名的骑马者。

典故解析:

  • 支公:支道林是古代著名的马术家,常用于形容骏马和骑士的英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正澍,清代诗人,风格沉稳,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正澍游历天福寺时,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古老寺庙的感受,以及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天福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诗,诗中通过落日、石梯、空山云、破寺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画面。诗的开头,落日沉入江中,水面泛起的涟漪,营造出一种柔和的黄昏意境;接着百级石梯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自然中的坚韧与努力。

“空山云与人争路”,则是诗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云雾弥漫,似乎在与游人争夺这条路,暗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而“破寺风随虎打门”则增强了诗的气势,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紧张感。

最后,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支公的鹰马象征着勇敢与追求自由的精神,结尾处的“此意何人可细论”则引发读者对英雄气概的思考,增强了诗的哲学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人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沈江破水痕:描绘了落日西沉的景象,水面因落日而生涟漪,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2. 石梯百级凿崖根:刻画了通往寺庙的百级石梯,显示出人类在自然中开辟的艰辛与智慧。
  3. 空山云与人争路:表达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人类的渺小。
  4. 破寺风随虎打门:突显寺庙的破旧与自然的威势,给人以紧迫感。
  5. 画壁丹青尘漠漠:描绘寺庙中的壁画,虽然精美却因尘埃而显得模糊。
  6. 庭墀松桧雨昏昏:描绘了庭院中松树和柏树在雨中昏暗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忧郁的氛围。
  7. 支公鹰马真神骏:表现了对支公及其马的赞美,象征着勇气与自由。
  8. 此意何人可细论:引发对英雄精神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人类的活动相对照,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云与人争路,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画壁丹青尘漠漠,庭墀松桧雨昏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场景,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人类精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2. 石梯:象征人类在自然中开辟道路的努力。
  3. 空山:象征孤独与宁静,反映内心的思考。
  4. 破寺:象征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遗存。
  5. 支公鹰马:象征勇气与英雄精神,激励人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日沈江”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类的渺小
    D. 风景的优美

  2. “空山云与人争路”中的“云”用来表现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的孤独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风的力量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追求物质
    B. 赞美英雄
    C. 对人生的思考
    D. 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方正澍的《过天福寺》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强调宁静与隐逸,而方正澍则融入了人文关怀与英雄气概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清代诗人研究》
  3. 《古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