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 本意》
时间: 2025-01-19 19:58:4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梅子黄时雨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水空濛,只将暝织愁,催雨添恙。乍过了东风,杨花一桁。弹指还惊仲夏,萧萧檐瓦跳珠响。葡萄涨。鸠妇唤晴,凫母眠浪。惆怅。他乡谁傍。算炉薰药裹,聊自屏当。料故国楼头,茶烟新飏。豆绿缸中梅水满,何时小啜龙团饷。苔衣长。赋得苧衫难爽。
白话文翻译:
在空蒙的天水间,愁绪如织,雨水更添病痛。刚刚经历过东风,杨花在空中飘扬。时光弹指之间,仲夏已至,檐下的雨珠声声萦绕。葡萄开始膨胀。杜鹃在呼唤晴天,野鸭在波浪中安眠。心中惆怅,何处有人相伴?炉中香药缭绕,勉强自我安慰。料想故国楼头,茶烟袅袅升起。豆绿色的缸中,梅子水满溢,何时能小口品尝龙团饼?苔藓长满,穿上苧麻衣裳难以感到清爽。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濛: 形容天空朦胧,模糊不清。
- 暝: 指夜晚或昏暗的状态。
- 东风: 指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仲夏: 指夏季的中间时期。
- 鸠妇: 指杜鹃,常用作春天的象征。
- 凫母: 指母野鸭。
- 炉薰药: 指香药的熏香,用于调理身体的药物。
典故解析:
- “豆绿缸中梅水满”中的梅水,暗指梅子酿成的水,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字佩弦,号青子,晚号隐庐,擅长诗词,尤其以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作者身处他乡,思念故乡的梅子和茶烟。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梅子黄时雨》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歌,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在空蒙的天水和愁绪的织成中,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算炉薰药裹,聊自屏当”一句,揭示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仍试图用香药来治愈内心的愁苦,但最终只能自我安慰。通过对梅水的描写,诗人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对故乡景色的怀念。“何时小啜龙团饷”则反映了对故乡美食的思念,将情感与生活细节结合,营造出一种深切的乡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水空濛: 天空与水面交融,模糊不清,暗示情绪的无奈。
- 只将暝织愁,催雨添恙: 愁绪如同夜晚的织物,雨水更添忧伤。
- 乍过了东风,杨花一桁: 东风吹过,杨花随风飘扬,象征春天的短暂。
- 弹指还惊仲夏: 时光匆匆,仲夏悄然来临。
- 萧萧檐瓦跳珠响: 雨水从檐瓦滴落,声声悦耳,却也让人心生忧虑。
- 葡萄涨: 葡萄在阳光下逐渐成熟,象征生机。
- 鸠妇唤晴,凫母眠浪: 杜鹃呼唤晴天,野鸭在水面安然入睡。
- 惆怅。他乡谁傍: 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渴望有伴。
- 算炉薰药裹,聊自屏当: 用香药来驱散愁苦,勉强自我安慰。
- 料故国楼头,茶烟新飏: 想象故乡的楼头,茶烟袅袅升起,充满温情。
- 豆绿缸中梅水满,何时小啜龙团饷: 梅水满缸,渴望品尝故乡的美食。
- 苔衣长,赋得苧衫难爽: 苔藓长满,穿上苧麻衣服却感到难以清爽,暗示身处异乡的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 “惆怅。他乡谁傍”将孤独与他乡结合在一起。
- 拟人: “鸠妇唤晴”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展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个人处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 象征故乡与思念。
- 雨: 代表愁苦与孤独。
- 茶烟: 暗示温暖、亲切的故乡情感。
- 葡萄: 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水空濛”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哀愁
- C. 期待
- 答案: B. 哀愁
-
“鸠妇唤晴”中的“鸠妇”指的是哪种鸟?
- A. 喜鹊
- B. 杜鹃
- C. 黄鹂
- 答案: B. 杜鹃
-
诗中提到的“梅水”象征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现实困境
- C. 生命希望
- 答案: A. 美好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的孤独,但陈维崧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杜甫的作品则通过情感的直接表达,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子黄时雨的文化内涵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梅子黄时雨》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