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

时间: 2025-01-04 07:05:13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孺子亦知名下士,

乐人争唱卷中诗。

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
作者: 韩翃 〔唐代〕

风流不减杜陵时,
五十为郎未是迟。
孺子亦知名下士,
乐人争唱卷中诗。
身齐吏部还多醉,
心顾尚书自有期。
要路眼青知己在,
不应穷巷久低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员外的送别之情。诗的开头说他的风流才情依然不减当年在杜陵时的风采,五十岁做郎官并不算晚。即使是年轻的孩子也知道他的名声,乐人们纷纷争相传唱他诗中的佳作。即使身在吏部的他仍然多有醉意,但心中对尚书的关心却是有期盼的。在人生的道路上,眼前有知己在身边,不必在街巷中长久低头沉默。

注释:

  1. 风流:指风采和才情。
  2. 杜陵:杜甫的故乡,象征着诗人的才华。
  3. 孺子:年轻的孩子,指年轻人。
  4. 乐人:指乐师或歌唱之人。
  5. 吏部:古代官职机构,负责文官的任命。
  6. 尚书:高官,掌管重要政务的人。
  7. 要路:重要的道路,象征人生的道路。
  8. 低眉:表示忧愁或不自信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擅长写送别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常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送郑员外》创作于郑员外在熊尚书幕府任职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送郑员外》以其清新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诗中,韩翃通过对郑员外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风采和才华的欣赏,也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发展。诗的开篇便以“风流不减杜陵时”开场,表达了作者对郑员外风采的赞美,意味着即使年过五十,郑员外依旧风华正茂。接下来“孺子亦知名下士”一句,强调了郑员外在社会上的声望,年轻人都知道他是有才之士,显示出他影响力的广泛。

中间部分的“身齐吏部还多醉”则暗示了官场的繁华与酒色的诱惑,但诗人并不对此过于苛责,而是通过“心顾尚书自有期”点出郑员外心中对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强调在重要的人生道路上,知己的陪伴是多么重要,提醒郑员外不必因一时的困境而消沉低眉。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对人生、理想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和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流不减杜陵时:赞美郑员外的才华依然如昔,杜陵时是对杜甫的典故,暗示他如同杜甫般才华横溢。

  2. 五十为郎未是迟:五十岁仍然做郎官,不算太晚,体现了对官场的看法与人生的积极态度。

  3. 孺子亦知名下士:年轻人都知道他的名声,显示出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4. 乐人争唱卷中诗:说明他的诗才受到人们的喜爱,乐师们争相演唱他的作品。

  5. 身齐吏部还多醉:身处官场,虽然有醉意,反映出生活的丰富多彩。

  6. 心顾尚书自有期:心中对理想的坚持与期待,尽管身在繁华之中。

  7. 要路眼青知己在:在重要的路上,知己在身旁,意味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8. 不应穷巷久低眉:不必在困境中消沉,鼓励郑员外要积极向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比喻:通过杜陵与郑员外的比较,暗示其才华。
  • 排比:通过描述郑员外的风采和影响力,强调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郑员外的赞美,展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风流:象征才华与风采。
  2. 杜陵:象征文学成就与历史情怀。
  3. 孺子:代表年轻人,象征未来与希望。
  4. 乐人:代表文化与艺术的传播者。
  5. 知己:象征真挚的友情与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陵”是指哪个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身齐吏部还多醉”中的“吏部”是指什么? A. 农业部
    B. 官员任命机构
    C. 战争部
    D. 财务部

  3. “要路眼青知己在”中的“眼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和期待
    C. 疲惫
    D. 悲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别》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郑员外》均为送别诗,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离别的伤感,而韩翃的诗则强调了对朋友成就的祝贺与人生的思考,风格上更显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韩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