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水路归陕》

时间: 2025-01-06 04:28:56

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

舟前已见陕人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

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

意思解释

送客水路归陕

原文展示:

相风竿影晓来斜,
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
舟前已见陕人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
古县棠梨也作花。
好是吾贤佳赏地,
行逢三月会连沙。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微风吹动着船桨的影子,斜斜地映在水面上,渭水向东流去,丝毫不慢。床上还没醒来,梦中还在享受秦地的美酒,而船前已经看见了陕地的人家。春天的桥边,杨柳应该已经长满了新叶,古老的县城中,棠梨也开了花。这里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好之地,正好遇上三月的花会,沙滩上会有热闹的聚会。

注释:

字词注释:

  • 相风:指迎风而行。
  • 竿影:指船桨的影子。
  • 渭水:指渭河,流经陕西省。
  • 秦地:指古代秦国的地盘,代表陕西。
  • 陕人家:指陕西的人家。
  • 春桥:春天的桥。
  • 杨柳:象征春天的树木。
  • 棠梨:一种果树,春天开花。
  • 佳赏地:美好的观赏之地。
  • 三月会:指春季的节日或花会。

典故解析:

  • 秦地酒:指陕西的美酒,古代秦国以酒闻名。
  • 三月会:可能指春天的花会,是古代民间庆祝春天的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字宗悫,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唐代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景致,善于运用清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归陕(陕西)的途中,描绘了水路上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水路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图景。开头两句描绘了晨风和水流,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诗人在船上,虽然尚未醒来,但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故乡的向往。后面几句通过春天的景物,展现了自然之美,尤其是“春桥杨柳”和“棠梨花”,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三月花会的期待,透出一种浓浓的乡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用词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风竿影晓来斜:清晨微风吹动船桨,影子斜斜地映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早晨景象。
  2. 渭水东流去不赊:渭水向东流去,速度并不缓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奔流。
  3. 枕上未醒秦地酒:在床上尚未醒来,梦中还在享受秦地的美酒,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与享受。
  4. 舟前已见陕人家:船前已经看到了陕西的人家,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到达故乡的期待。
  5. 春桥杨柳应齐叶:春天的桥边,杨柳应该长满了新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6. 古县棠梨也作花:古老的县城中,棠梨树也开花了,增添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7. 好是吾贤佳赏地:这里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好之地,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
  8. 行逢三月会连沙:正好遇上三月的花会,沙滩上会有热闹的聚会,表现出生活的欢快和朝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桨的影子比作晨风的轻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句子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把春天的景物赋予生命,表现出自然的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温柔而深远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流动。
  •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 :代表着乡愁与人情。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杨柳、棠梨: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繁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之涣
    • B. 韩翃
    • C. 张若虚
    • D. 李白
  2. “渭水”指的是哪条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渭河
    • D. 赣江
  3. 诗中提到的“春桥杨柳”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的萧瑟
    • B. 冬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生机
    •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韩翃
  2. C. 渭河
  3. C. 春天的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韩翃的《送客水路归陕》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为送别诗,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离别的感伤与对友人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