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追和坡韵一首》
时间: 2024-09-19 22:0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亭傍乔木拂云天,
亭下高桅泊晚湾。
白是张骞曾泛水,
青疑徐福所求山。
羊城隔雾愁回首,
鲸浸收风喜见颜。
却笑金乌并玉兔,
辛勤出没雪涛间。
白话文翻译:
亭子旁边的高大树木拂动着云天,亭子下面的高桅船只停泊在傍晚的海湾。白色的水是张骞曾经航行的痕迹,青色的山峰似乎是徐福所寻求的仙山。羊城的雾霭中我愁苦地回首,鲸鱼在海中翻滚,欢快地迎接着风的到来。却要笑那金色的太阳与玉兔,辛勤地在雪涛之间出没。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傍:亭子旁边。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拂:轻轻拂动。
- 高桅:高大的桅杆。
- 泊:停泊。
- 晚湾:傍晚的海湾。
- 白是张骞:指的是汉代的张骞,他曾出使西域,泛舟河流。
- 青疑徐福:徐福是传说中的人,曾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 羊城:指广州,因其地处羊山而得名。
- 鲸浸:鲸鱼在海中翻滚的样子。
- 金乌:太阳。
- 玉兔:月亮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张骞:汉武帝时期的外交家,曾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
- 徐福:传说中的道士,曾被秦始皇派往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 金乌与玉兔:古代中国对太阳和月亮的传统称呼,象征着昼夜交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惟中,号天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风格豪放,常有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族危机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描绘。开篇通过静谧的亭子与高大的乔木,构建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天地。接着,诗人通过张骞和徐福的典故,联系古代的探索与寻求,表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特别是提到“羊城隔雾愁回首”,不仅描绘了视野的受限,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随后,鲸鱼的形象则带来了生机与欢乐,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以“却笑金乌并玉兔”作结,寓意中有辛勤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亭傍乔木拂云天:描绘亭子与树木的景象,暗示宁静而高远的氛围。
- 亭下高桅泊晚湾:高桅船只在海湾停泊,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动静结合的美感。
- 白是张骞曾泛水:引入张骞的历史背景,象征探索与旅程。
- 青疑徐福所求山:青山似乎是徐福寻求的长生之地,表达人们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 羊城隔雾愁回首:隔着雾霭回首故乡,表达了离愁别绪。
- 鲸浸收风喜见颜:鲸鱼在海中翻滚,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却笑金乌并玉兔:太阳与月亮的交替,表达了日常生活的轮回与希望。
- 辛勤出没雪涛间:象征着努力与奋斗,充满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亭傍乔木”与“亭下高桅”,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将太阳比作金乌,月亮比作玉兔,生动形象。
- 象征:鲸鱼、亭子、桅杆等都是生活与自然的象征,具有丰富的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引入,表达了对生命、理想与故乡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象征宁静与思考。
- 乔木:代表自然的力量与永恒。
- 高桅船:象征探索与冒险。
- 雾霭:代表迷惘与思乡之情。
- 鲸鱼: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金乌与玉兔:象征时间的流转与希望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张骞”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人物?
A) 三国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
“鲸浸收风喜见颜”中“鲸”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离愁别绪
C) 追求理想
D) 自然的宁静 -
诗中提到的“金乌”指的是什么?
A) 玉兔
B) 太阳
C) 明月
D) 星星
答案:
- B) 汉朝
- A) 生命的活力
- B) 太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此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克庄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白王维杜甫诗选》
- 《古诗词赏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