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夜坐二首
原文展示: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
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
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
白话文翻译:
我在夜间坐在这里,身上裹着三层厚厚的棉被,灯光照耀下,依然保持着二尺的亮度。
屋子高处首先看见了月亮,远处的城中忽然传来更鼓声。
手中的藜杖光芒已然消散,茅草堆也显得轻盈。
如果不是屋檐下铁器的叮当声,恐怕我这个老书生就要沉浸在这淡淡的夜色中了。
注释:
- 并拥:紧紧裹住。
- 三重絮:三层棉被。
- 犹新:依然明亮。
- 二尺檠:指二尺高的灯具,象征光明。
- 屋高先见月:屋子高,所以先看到月亮。
- 城远忽闻更:远处的城市突然传来了更鼓声。
- 藜杖:用藜草制作的拐杖。
- 光芒歇:光亮已经消失。
- 茅柴:用茅草和柴火堆成的物品。
- 淡杀:令人感到淡淡的寂寞。
- 老书生:年长的读书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在描绘夜景和书生的情境时,反映了古代士人的孤独与思考。夜坐时的清冷和环境的细腻描写使得整体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
创作背景:
《夜坐二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时期,诗人常常通过夜间的宁静来反思社会与人生,表露自己的孤独和思考。诗中描绘夜晚的景象,正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夜晚独坐时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与思考的深邃。开头两句描绘了夜间的环境,三重棉被的温暖与二尺灯光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外面的寒冷和内心的温暖。接着,诗人看见月亮,听到远处的更鼓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
后面的两句则引入了藜杖和茅柴的意象,象征着诗人身处的处境与心境。藜杖的光芒消逝,茅柴的力量轻盈,隐喻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一句“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如果没有那些声响,可能会被夜色所笼罩,沉浸在深思中而无法自拔,凸显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
- 诗人用三层棉被来抵御寒冷,映衬出夜晚的寒意,二尺高的灯光依然明亮,象征着他内心的希望和温暖。
-
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
- 通过“屋高”得以先见月亮,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远处城中的更鼓声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
-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
- 藜杖的光芒消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茅柴轻盈则反映出生活的简单和质朴。
-
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
- 最后一句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揭示了诗人若无外界的声音相扰,内心将会陷入深深的孤独和沉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月”、“更”、“藜杖”、“茅柴”等意象的运用,构成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夜晚的孤独感与思考,借助宁静的夜色与外界的声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挣扎,展现出一种士人特有的孤独和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清晰、明亮的希望,同时也反映出孤独的寂静。
- 更:传达出人间的时间流逝,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
- 藜杖:象征诗人的人生旅程,代表着支撑和孤独。
- 茅柴:象征简单的生活方式,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并拥三重絮”中的“并拥”是什么意思?
- A. 紧紧包围
- B. 轻轻抚摸
- C. 随意放置
- D. 轻轻遮挡
-
诗中提到的“二尺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灯具
- D. 一种书籍
-
“淡杀老书生”中的“淡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寂寞
- C. 愤怒
- D. 安静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更深的情感。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晚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思考,与《夜坐二首》的孤独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