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
时间: 2025-01-01 09:4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
天锡吟笺慰老怀,
笔花文藻卷中开。
二分者有如此,
一世之雄安在哉。
疁邑坟荒惟宿草,
玉堂人去几秋槐。
诗仙应赴诗家供,
一殿寒斋定一来。
白话文翻译:
天赐吟咏的纸笺,安慰着我这老迈的心怀;
笔尖舞动,字里行间的文采在卷中绽放。
若有两分的诗文如此,
那一代的英杰又在何方呢?
故乡的坟墓荒芜,只剩下宿草在风中摇曳;
玉堂之中人去楼空,几度秋天的槐树已变得苍翠。
诗仙应当来此为诗家奉献,
在这寒冷的斋室中,定会有一位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锡:天赐,指上天的恩赐。
- 吟笺:吟咏的纸笺,指用来写诗的纸张。
- 笔花文藻:形容笔墨所写出的花样和文采。
- 二分者:指有两分才华的人。
- 雄安:雄才大略的人才。
- 疁邑:指故乡。
- 宿草:指长久生长的草,暗指荒废的地方。
- 玉堂:指高雅、文人聚集的地方。
- 诗仙:指李白,称其为诗仙。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诗仙”李白,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诗仙”,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玉堂”一词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代表了文人的理想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郁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文人精神的追求。在诗中,诗人通过吟咏与思考,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表现出对故乡与文人理想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文人精神的追求。开篇“天锡吟笺慰老怀”一句,将老人的孤独与对文学的热爱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暮年仍未放弃对诗歌的执着。接下来的“笔花文藻卷中开”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歌的优美和生动,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
诗中“二分者有如此,一世之雄安在哉”流露出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现状的失望,似乎是在叹息当代年轻人的才华不及往昔。接着,诗人通过“疁邑坟荒惟宿草”描绘出故乡的荒凉,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加深刻了对往昔的追忆。
结尾的“诗仙应赴诗家供,一殿寒斋定一来”则是一种希冀与期待,诗人希望能够有如李白般的诗人来到这里,共同吟咏,抒发情怀。这种情感的连接,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锡吟笺慰老怀:天赐的吟咏纸笺,安慰我老迈的心灵。
- 笔花文藻卷中开:笔尖的花朵与文采在卷中绽放,形象生动。
- 二分者有如此:若有两分的才华,诗人感叹才子难觅。
- 一世之雄安在哉:叹息当代英杰在哪里?
- 疁邑坟荒惟宿草:故乡的坟墓荒芜,只有宿草在摇曳。
- 玉堂人去几秋槐:高雅之地人去楼空,几度秋天的槐树依旧。
- 诗仙应赴诗家供:希望诗仙李白能来为诗家奉献。
- 一殿寒斋定一来:在这寒冷的斋室中,期待有一位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笔花文藻”形象地描绘出诗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诗歌拟人化,使其似乎在与诗人对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岁月流逝、文人精神与故乡情怀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渴望、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希望能够在寂寞的环境中,借助诗歌的力量与他人心灵相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吟笺:象征诗歌与文学的力量。
- 笔花文藻:象征文学的美丽与生动。
- 宿草:象征荒废与怀旧。
- 玉堂:象征文人聚集的理想之地。
- 诗仙:象征文人的精神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诗仙”,他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 D. 苏轼
-
“笔花文藻”形容的是诗歌的什么特征?
- A. 结构
- B. 主题
- C. 美丽与生动
- D. 意境
-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 A. 忘却
- B. 怀念
- C. 失望
- D. 无所谓
答案:
- B. 李白
- C. 美丽与生动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郁与李白的作品,尽管风格不同,但两者均有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才华的渴望,表现出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