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亦清。
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
世态秋云薄,吟怀霁月明。
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
白话文翻译:
这扇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也显得清雅。
听到的谈话虽不多,却蕴含着无尽的幽情。
世间的情态如同秋天的云淡薄,吟唱的心情如同晴朗的月光。
似乎能够听见那块古砚的低语,石雕的眼睛是否曾经明亮?
注释:
- 窗:这里指的是窗户,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雪:雪常常象征着纯洁与清静,窗以雪为名,暗示一种幽雅的情境。
- 淡话:指轻松的、平淡的谈话,蕴含深情却不张扬。
- 幽情:内心深处的情感,隐秘而绵长。
- 世态:社会的状况和风气。
- 秋云薄:比喻社会的变化无常,情感的淡薄。
- 霁月明:晴朗的月亮,象征清晰的心境和理想的状态。
- 古砚:古代的文房四宝之一,象征文化的积淀。
- 石眼:砚石上的眼睛,代表古砚的灵性和历史的沉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他的诗作多以简练的语言传达深邃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气质。
创作背景:
《答王雪窗惠诗》是陈郁对友人王雪窗赠诗的回应,反映了作者在清幽环境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描写的窗景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答王雪窗惠诗》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作,以“窗”作为切入点,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诗的开头“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亦清”,通过“雪”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诗人不仅描绘了窗外的雪景,更传达出内心的清雅与宁静。
随后的“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尽管言语不多,但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而深邃的,说明真正的友谊不在于言辞的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共鸣。
诗中描写世态的“秋云薄”,则给予人一种淡淡的忧伤。秋天的云彩轻薄,象征着世间的变化无常与人情的冷淡。反观诗人的心境,似乎在这样的世态中保持了一份清明和自省,“吟怀霁月明”展现出在纷扰世间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
最后一句“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则是对古文化的追忆与反思,古砚的存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文化与历史,思考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寓意深刻,情感真挚,是对友人深情的回应,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亦清:窗户因雪而显得洁白,窗中的人也显得清新高雅,呼应了环境与人心的关系。
- 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虽然谈话不多,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丰富无比,表达了友谊的深厚。
- 世态秋云薄,吟怀霁月明:世间的状况如同秋天的云彩般轻薄,诗人的心境却如同晴朗的月光般明亮。
- 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似乎能听到古砚的回响,石眼是否曾经明亮,暗示着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窗以雪比喻为清雅,隐喻诗人内心的高洁。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象征:雪、秋云、古砚等意象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纯洁、淡薄与古老的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自然和人生哲理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喧嚣的世态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友人深情的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高洁情操与文化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清静、宁静的心灵。
- 窗:象征内心的世界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 秋云薄:象征世事的无常与变化。
- 霁月:象征心灵的明亮与清晰。
- 古砚: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窗以雪为名”中的“雪”象征什么?
A. 温暖
B. 纯洁
C. 忧伤
D. 繁华 -
诗中提到的“秋云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忧愁
D. 宁静 -
诗人认为真正的友谊在于:
A. 频繁的交谈
B. 内心的共鸣
C. 共同的经历
D. 物质的分享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通过夜景与月光的描写,传达了更为浓烈的忧愁。
- 李白的《静夜思》:以孤独的思乡情怀为主线,展现了个人内心的感受,与陈郁的清雅与淡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