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屏迹山樊避世喧,晚风落日静柴门。寒泉绕竹通幽圃,小径穿田入别村。散策微吟霜叶脱,钩帘宴坐碧云翻。閒中兴味知何晚,绝口名途不更言。
白话文翻译:
隐居山林避开尘世的喧嚣,傍晚的风吹过,夕阳下的柴门静静地关闭。寒冷的泉水环绕着竹林,通往幽静的园圃,小路穿过田野,通往另一个村庄。漫步时轻声吟唱,霜叶纷纷落下,拉起窗帘,安坐其中,看着碧云翻滚。在闲暇中体会到生活的趣味,为何如此晚才明白,从此不再谈论名利之事。
注释:
- 屏迹:隐居,避开尘世。
- 山樊:山林的屏障,指隐居的地方。
- 避世喧:避开尘世的喧嚣。
- 寒泉:寒冷的泉水。
- 幽圃:幽静的园圃。
- 散策:漫步。
- 微吟:轻声吟唱。
- 钩帘:拉起窗帘。
- 宴坐:安坐。
- 碧云翻:碧云翻滚,形容天空云彩的变化。
- 閒中:闲暇之中。
- 兴味:生活的趣味。
- 绝口名途:不再谈论名利之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字子翚,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山林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隐居山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屏迹山樊避世喧”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随后的景物描写,如“晚风落日静柴门”、“寒泉绕竹通幽圃”等,都充满了宁静和美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最后两句“閒中兴味知何晚,绝口名途不更言”,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之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闲适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屏迹山樊避世喧”:诗人隐居山林,避开尘世的喧嚣。
- “晚风落日静柴门”:傍晚的风吹过,夕阳下的柴门静静地关闭。
- “寒泉绕竹通幽圃”:寒冷的泉水环绕着竹林,通往幽静的园圃。
- “小径穿田入别村”:小路穿过田野,通往另一个村庄。
- “散策微吟霜叶脱”:漫步时轻声吟唱,霜叶纷纷落下。
- “钩帘宴坐碧云翻”:拉起窗帘,安坐其中,看着碧云翻滚。
- “閒中兴味知何晚”:在闲暇中体会到生活的趣味,为何如此晚才明白。
- “绝口名途不更言”:从此不再谈论名利之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云翻”比喻天空云彩的变化。
- 拟人:如“晚风落日静柴门”中的“静”字,赋予柴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寒泉绕竹通幽圃,小径穿田入别村”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名利之事的超然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山樊、晚风、落日、柴门、寒泉、竹、幽圃、小径、田、别村、霜叶、碧云。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屏迹山樊避世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热爱尘世 B. 厌倦尘世,向往隐居 C. 对尘世无感 答案:B
-
“寒泉绕竹通幽圃”中的“幽圃”指的是什么? A. 热闹的市场 B. 幽静的园圃 C. 繁华的街道 答案:B
-
诗中“閒中兴味知何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屏迹》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但刘子翚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刘子翚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