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谣》

时间: 2025-01-01 14:20:41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京谣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白话文翻译: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皇帝北巡久未归,梁园寂寞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仍传老者守孤城,官军未至黄河湾。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 楼橹迟缓已成灰,窗前防箭心更忧。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 招兵多自盗贼中,衣饰混乱常变换。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宗社之前力除害,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州桥灯火夜无光,狐狸夹道白日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昔日汴泗断行舟,市集尘土满斛中。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衣冠避难多南迁,胡马反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谋臣武士皆困顿,海角飘摇黄屋转。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预卜。 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岂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夕烽明亮望千门,孤臣只愿知声哭。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銮: 指皇帝的车驾。
  • 北狩: 指皇帝北巡。
  • 梁园: 指梁武帝的园林,此处泛指宫廷。
  • 黄河曲: 黄河弯曲处。
  • 迟云楼橹: 指楼橹行动迟缓。
  • 窗扉: 窗户。
  • 箭镞: 箭头。
  • 绣左衤右: 指衣饰混乱。
  • 前宗后社: 指宗庙和社稷。
  • 白刃: 锋利的刀。
  • 州桥: 指州城中的桥梁。
  • 汴泗: 指汴水和泗水。
  • 市粜: 市集上的粮食交易。
  • 衣冠: 指士人。
  • 胡马: 指北方民族的马。
  • 黄屋: 指皇帝的宫殿。
  • 盘庚五迁: 指商朝盘庚五次迁都。
  • 昆阳一战: 指汉光武帝在昆阳的战役。
  • 石豕: 指石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
  • 汉祚: 指汉朝的国运。
  • 夕烽: 指夜晚的烽火。
  • 孤臣: 指孤独的臣子。

典故解析:

  • 盘庚五迁: 商朝盘庚为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五次迁都,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
  • 昆阳一战: 汉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是东汉建立的关键战役。
  • 石豕乱中华: 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其暴政导致国家动荡,此处比喻乱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国家动荡、边疆不安的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国家面临外患和内乱,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动荡、边疆不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双銮北狩”、“黄河曲”、“盘庚五迁”、“昆阳一战”等,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紧迫感。诗人通过对“孤城”、“官军”、“群盗”等形象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最后,诗人以“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作结,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无奈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描绘皇帝北巡久未归,宫廷寂寞,春草绿意盎然。
  •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表达老者坚守孤城,官军未至黄河湾的无奈。
  •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形容楼橹行动迟缓,窗前防箭心更忧。
  •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揭示招兵多自盗贼中,衣饰混乱常变换。
  •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表达宗社之前力除害,白刃如霜挂人肉的残酷。
  •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描绘州桥灯火夜无光,狐狸夹道白日逐的荒凉。
  •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回忆昔日汴泗断行舟,市集尘土满斛中的萧条。
  •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描述衣冠避难多南迁,胡马反食江南粟的困境。
  •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表达谋臣武士皆困顿,海角飘摇黄屋转的无奈。
  •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引用盘庚五迁和昆阳一战的典故,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表达对乱世的忧虑,坚信汉祚承天终必复的希望。
  •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以夕烽明亮望千门,孤臣只愿知声哭作结,表达深切的关怀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刃如霜挂人肉”,将白刃比作霜,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
  • 拟人:如“夹道狐狸昼相逐”,将狐狸拟人化,形象描绘了社会的荒凉。
  • 对仗:如“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对国家动荡、边疆不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同时,诗人通过对“汉祚承天终必复”的坚信,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銮:指皇帝的车驾,象征国家的权威。
  • 黄河曲:指黄河弯曲处,象征边疆的不安。
  • 孤城:指孤立无援的城市,象征国家的困境。
  • 白刃:指锋利的刀,象征战争的残酷。
  • 州桥:指州城中的桥梁,象征社会的荒凉。
  • 汴泗:指汴水和泗水,象征昔日的繁荣。
  • 胡马:指北方民族的马,象征外患。
  • 黄屋:指皇帝的宫殿,象征国家的中心。
  • 夕烽:指夜晚的烽火,象征国家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銮北狩淹归毂”中的“双銮”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车驾 B. 皇帝的宝座 C. 皇帝的军队 D. 皇帝的宫殿

  2. 诗中“犹传故老守孤城”中的“孤城”象征什么? A. 国家的繁荣 B. 国家的困境 C. 国家的边疆 D. 国家的中心

  3. 诗中“白刃如霜挂人肉”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4. 诗中“衣冠避胡多在南”中的“衣冠”指的是什么? A. 士人 B. 农民 C. 商人 D. 工匠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刘子翚的《望京谣》: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无奈和悲愤,而刘子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望京谣》,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包括刘子翚的《望京谣》。

相关诗句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下一句是什么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上一句是什么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下一句是什么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上一句是什么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下一句是什么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上一句是什么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下一句是什么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上一句是什么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下一句是什么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上一句是什么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下一句是什么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上一句是什么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下一句是什么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上一句是什么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下一句是什么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上一句是什么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下一句是什么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上一句是什么

双銮北狩淹归毂,下一句是什么

寂寞梁园春草绿。上一句是什么

寂寞梁园春草绿。下一句是什么

犹传故老守孤城,上一句是什么

犹传故老守孤城,下一句是什么

官军不到黄河曲。上一句是什么

官军不到黄河曲。下一句是什么

迟云楼橹已灰炉,上一句是什么

迟云楼橹已灰炉,下一句是什么

更倚窗扉防箭镞。上一句是什么

更倚窗扉防箭镞。下一句是什么

招兵太半出群盗,上一句是什么

招兵太半出群盗,下一句是什么

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上一句是什么

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下一句是什么

前宗后社力诛锄,上一句是什么

前宗后社力诛锄,下一句是什么

白刃如霜挂人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