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冢中夷蹠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成。
白话文翻译:
在坟墓中,夷族和骸骨同在;在身后,干戈相逢,享受着名声。
读完《永阳文献录》,真让人怜惜那口齰舌的老司成。
注释:
- 冢: 坟墓。
- 夷蹠: 指夷人和尸体,这里用以比喻死去的人。
- 枯骨: 干枯的骨骼,指已故的人。
- 身后: 指死后,身后所遭遇的情况。
- 逢干: 遇到战争或冲突。
- 享令名: 享受着名声或荣耀。
- 读遍: 全部阅读。
- 永阳文献录: 一部古代文献,可能是对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记载。
- 齰舌: 指口齰、言辞,通常形容说话不清或口吃。
- 老司成: 可能指的是某个老者,或是对某位有名气的人物的称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以情感深邃和意境丰富而著称。他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中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对古文献的阅读,反思历史与人事,表达了对名声与死亡的思考,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
诗歌鉴赏:
《题永阳文献录 其二》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通过“冢中夷蹠同枯骨”展示了生死的无常,强调了人类最终都会归于尘土,成就与荣华都无法长存。接下来的“身后逢干享令名”,则反映了人在生前的追名逐利与身后名声的对比,似乎在质疑名声的真实价值。诗的后半部分“读遍永阳文献录”,表达了对历史文献的阅读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怜惜,尤其是提到“可怜齰舌老司成”,更是对那些因舌头不便而难以成名的人的悲叹。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古籍的感慨,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冢中夷蹠同枯骨”:在坟墓中,夷族的尸体与枯骸同存,强调了死亡的平等。
- “身后逢干享令名”:死后回顾,发现名声与生前的冲突,似乎在反思名声的得失。
- “读遍永阳文献录”:全读完这些古文献,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 “可怜齰舌老司成”:对那些因口吃而不能成名的人表达同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 “夷蹠同枯骨”用以比喻死亡的无常。
- 对仗: 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节奏感与对比效果。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生死与名声的关系,反映了对历史与人性的深思。通过对古籍的阅读,表达了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反思。
意象分析:
- 冢: 象征死亡与归宿,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
- 夷蹠: 代表了曾经的存在与现在的逝去。
- 令名: 象征人们对名声的追逐与向往。
- 文献录: 代表历史的积淀,承载着过去的种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冢中夷蹠同枯骨”中的“冢”指什么?
A. 生命
B. 坟墓
C. 名声
D. 书籍 -
“可怜齰舌老司成”中的“齰舌”指的是什么?
A. 说话不清
B. 书籍
C. 古人
D. 名声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对比《题永阳文献录 其二》和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涉及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沉重,但杜甫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悲伤,而赵汝腾则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名声的质疑。
参考资料:
- 赵汝腾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文献与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