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抱琴几宿滞秦溪,多谢常丞寄近诗。
细咀绝无烟火气,其人可与溯濂伊。
白话文翻译
在秦溪边抱琴几宿,感谢常丞寄来的诗作。
细细品味这诗,竟没有一丝烟火气,这样的人可以与我一起游历伊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抱琴:抱着琴,表示弹琴或沉浸在音乐中。
- 几宿:几天的夜晚,这里指在某地停留的时间。
- 滞:停留、逗留。
- 秦溪:指秦地的溪水,可能象征隐居之地或清幽之境。
- 常丞:指常某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音。
- 寄:寄送、传递。
- 近诗:最近写的诗。
- 细咀:细细品味。
- 绝无烟火气:没有世间的烟火气,形容诗作清新脱俗。
- 溯濂伊:溯游伊水,伊水是古代著名的河流,象征游览和隐逸。
典故解析
- 伊水:古代文人常以伊水象征隐士的生活,表示追求自然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字子仪,宋代诗人,号问云,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汝腾在秦溪的逗留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诗歌的热爱,显示了他对清新脱俗的艺术追求。
诗歌鉴赏
《送陈善世 其二》是一首展现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风光的作品。诗中,赵汝腾以“抱琴几宿滞秦溪”开篇,描绘了他在清幽的秦溪旁静静弹琴的情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感谢友人常丞寄来的诗,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珍视和对友谊的重视。
诗中的“细咀绝无烟火气”一语,传达了诗人对常丞诗作的高度赞赏,认为其作品超脱尘世,充满了清新高远的气韵。这种“烟火气”的消失,既是对世俗生活的拒绝,也是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一句“其人可与溯濂伊”,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愿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游览名川大山,享受自然的乐趣。这种理想的友谊和共鸣,不仅是一种生活的理想,更是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整首诗清新雅致,意境深远,既有友谊的温暖,又有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抱琴几宿滞秦溪:表现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暗示他在此地沉浸于音乐和思考之中。
- 多谢常丞寄近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显示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细咀绝无烟火气:强调了诗作的清逸与高雅,体现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 其人可与溯濂伊:描绘了理想的友谊,愿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追求自然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作与“烟火气”相对比,突出其清新脱俗。
- 对仗:诗句中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伊水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和隐逸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清新诗作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着音乐与艺术,代表诗人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 秦溪: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清幽环境,代表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
- 烟火气:象征世俗的繁杂与喧嚣,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拒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多谢常丞寄近诗”的意思是: A. 感谢常丞寄来的食物
B. 感谢常丞寄来的诗作
C. 感谢常丞的到访
D. 感谢常丞的帮助 -
“细咀绝无烟火气”中的“烟火气”指的是: A. 自然的气息
B. 世俗的繁杂
C. 火的气味
D. 诗的清香 -
诗中提到的“溯濂伊”象征着: A. 游历名川
B. 追求理想
C. 友谊的渴望
D. 隐逸的生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描绘,但更加强调家国情怀。
- 王维《终南山》:突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赵汝腾的追求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